微信扫一扫
2025年7月1日
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
七月的风裹挟着炽热的红色情怀,诚邀各位踏上嵊州这片浸润着革命火种的土地,沿着先辈的足迹,探访承载着光荣历史的红色地标。
嵊州宛如一本厚重的历史书,等待着每一位游客去翻阅,去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让我们一同踏上嵊州红色游的征程,在一处处红色印记中,聆听历史的回响,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
图源 | 嵊州新闻
中共嵊州农村第一支部于1935年春在贵门乡楼村成立,是嵊州所有农村党支部里成立时间最早的,所以楼村党支部被称为“嵊州农村第一支部”。
图源 | 绍兴组工
中共嵊州农村第一个支部旧址是一个全木结构的四合院,名叫塘窝,建于解放前。内部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一是实景展示厅,楼村支部成立之后的八次会议其中四次在此召开,展厅生动还原当时的会议场景;二是农具展示厅,展示了当年人民群众的劳动工具;三是生活展示厅,展示了当年共产党员在此生活的各类场景;四是红色书屋,藏书800余册,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提供场所;五是农产品自助销售厅,帮助村民销售蜂蜜、茶叶、金樱子酒等农产品。
图源 | 绍兴组工
图源 | 嵊县儾(嵊州新闻)
中共嵊新奉中心县委旧址(东林祠堂)位于嵊州市金庭镇东林村,因抗战时期曾作为中共嵊新奉中心县委和嵊新奉县办事处驻地,基本保留了当时的原貌。
图源 | 嵊县儾(嵊州新闻)
祠堂建于嘉庆五年(1801),占地约1500平方米,由王交公倡导营建。现在走进祠堂,映入眼帘的就是清朝时期建造的古戏台,至今仍保留了原貌。旧址内按图片文字说明和实物两大部分布展,图片文字由嵊新奉抗日根据地创建、组织系统、民主政权初建、武装斗争、经济工作、统战工作、附录等7部分的22块展板组成;实物部分布置了办公室、会议室、领导人的卧室等,陈列着嵊新奉领导人使用过的桌椅床及部分生活用品、嵊新奉抗日根据地的组织及军民使用过的一些实物近60件,翔实反映了党领导下嵊新奉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斗争史迹。
图源 | 嵊县儾(嵊州新闻)
近年来,该村又新建了王听涛烈士陵园,并筹集资金75万元对嵊新奉县办事处旧址(东林祠堂)进行修缮。该革命旧址先后被评为嵊州市红色教育基地、德育教育基地和绍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图源 | 嵊县儾(嵊州新闻)
图源 | 浙江保密
浙东三五支队红色古道位于嵊州浦口街道珠溪村东坂庄自然村,通往嵊州下王、余姚梁弄等四明山革命老区。古道区域还原了历史场景,建造和修复了塔楼瞭望哨、暗堡战壕、茅草房、红井、游击队营地等设施。
在山上还建有初心亭、望胜台等,让游客领略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汲取革命精神的滋养。
市党史陈列馆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布展面积800多平方米,展陈内容主要分为六大版块,共展出各类照片550多幅,实物近100件。
馆内设置了中共嵊县第一个农村支部(中共楼村支部)、浙江省工作委员会(宁绍特委、绍属特委)旧址、“六三”饥民请愿斗争、石璜缴枪、青山战斗等五个场景。
该馆被公布为浙江省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绍兴市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嵊州市级德育示范基地。
浦口,地处嵊州市中部偏东,东接四明山,西濒剡溪,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
七七事变后,浦口有志青年在战争烽火中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2月,中共嵊县工委在浦口东坂庄建立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1942年7月,党领导的嵊县第一支抗日武装——嵊东独立中队在浦口牛团湾创建,浦口地区的抗日反顽浪潮更加汹涌澎湃。
无数浦口进步青年、革命志士和浦口人民积极投身于革命洪流,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在浙东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浦口英烈纪念馆新馆于2023年改造竣工对外开放。
馆内史实展示了在党领导下的浦口主要斗争历程,再现了浦口英烈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等历次革命斗争中英勇战斗、前赴后继,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为民族和人民的革命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指尖触碰斑驳的砖墙,耳畔仿佛传来历史的低语,革命先辈们用热血铸就的坚定信仰与无私奉献,在嵊州的红色土地上永恒闪耀。驻足于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每一步都能汲取奋进的力量,化作我们在新时代征程中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的勇气。
图源 | 嵊州市文化馆
这个特别的时刻,让我们相约嵊州,漫步红色地标,聆听历史回响,开启独属于你的红色记忆之旅,让红色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时代之花!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