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2025年7月2日,嵊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赴上虞东山湖畔参加首届绍兴文旅宣推官挑战赛暨2025“缤纷四季 唤醒夏日多巴胺”绍兴夏季文旅产品媒体联合推广行动。
通过官方推荐+全民票选的方式,嵊州西白山和小昆村入选“绍兴夏日十大网红打卡点”,嵊州雅事之“粉墨戏台诉越韵”“碳水小吃享百味”入选“绍兴夏日十大风雅事”。活动现场发布了嵊州“西白山看日出-小昆村-嵊州小吃街-越剧小镇看戏”游线,让越地风华在现代互动中焕发新“声”。
一城风华,半部江南。来自全国的媒体大咖、百万级文旅推荐官、文旅爱好者等200余人齐聚现场,共享“夏日多巴胺”快乐。现场新华网客户端、绍兴文旅发布同步网络直播,全网超55万观众共闹“云”热潮。
【“越味无限·乡约绍兴”之旅】
“西白山看日出-小昆村-嵊州小吃街-越剧小镇看戏”
晨光未至时天色尚青,山径如一条未系紧的绳结,松松地垂挂在林间。愈临山顶,豁然开朗,于山岚如纱,云海翻涌间静等金芒破晓,将层林依次点亮。
西白山日出 | 支支在杭州(小红书)
在西白山麓,江南的“小色达”,白墙红瓦层层叠叠,镶嵌其中。这里流传着耕读传家的故事;碰撞出古韵与新潮相织的火花,总令人想起,游人捧着咖啡,看夕阳下弯曲的炊烟,老人带着锄头缓缓而归的温馨画面。
小昆村 | 一个小揪周(小红书)
奔赴嵊州,怎能少得了它的味道?嵊州作为“中国小吃文化名城”,这里的美食,不仅可以果腹,也蕴藏着嵊州人“因时制宜”“天人合一”的生活美学。嵊州的各个街巷里,小笼包揭笼时腾起白雾,混着麦禾的醇香,三界大糕的软糯,手工汤包的鲜滑……上百种美食,共同奏响烟火乐章。
水榭戏台畔,二胡弦动,旦角的水袖掠过廊桥倒影。越剧小镇的观众席里,夜色便随《梁祝》的调子在这吴侬软语中温柔沉降。
嵊州·曲韵食味档案馆
展摊里的城市精华互动指南
当动人的旋律随东山湖的晚风徐徐流淌,音符在星空下跳跃,心弦已被悄然拨动。嵊州·曲韵食味档案馆深度融入互动体验区,邀您开启一场浓缩的嵊州之旅。
文创展区,一件红色男蟒微型戏服古朴灵动,从蟒袍“红底状元新折桂”的喜庆,到状元盔帽透露出的“春风得意喜在心”的灵动,令人欲罢不能。嵊州小笼包冰箱贴、盖碗儿冰箱贴,融合了嵊州越剧、小吃、市花、茶文化等元素,以互动式打开方式增强可玩性。嵊州明信片通过手绘的方式,以笔尖的温度,收藏剡溪两岸的烟火人间,勾勒出对这座小城的温柔告白……琳琅满目的文创,充分展现嵊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匠心独运,熠熠生辉。
嵊州的传统工艺在时光流转中始终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传统根雕技艺、竹编技艺,将天然肌理和人文巧思结合,一件件作品灵动精巧,为生活添韵,让生活空间浸染草木清香。
不止于此,嵊州更懂得在传统物产中注入创意巧思。“桃形李汁” 将山间酸甜的桃形李鲜榨锁鲜,让盛夏的果香跨越季节,装入瓶中成为清爽饮品;“芥末香榧” 则打破传统口味,在香榧的醇厚坚果香里融入一丝微辣刺激,碰撞出令人惊喜的味觉火花。记忆里的“年糕片” “年糕条”,换上了简约明快的包装,摇身一变成为便携的 “文化小食”。这些创新,既守住了根与魂,又踏上了新时代的创意之路,在更广阔的市场里绽放新的光彩。
夏日“嵊”景,“嵊”情相待
承包你的夏日多巴胺
来源:文旅嵊州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