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一周一味:尝遍各地,却独爱嵊州的梅干菜饼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民生热点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一周一味:尝遍各地,却独爱嵊州的梅干菜饼

转载 张金兰2025/03/26 08:38:4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文旅嵊州 作者:文旅嵊州 6469 阅读 0 评论 55 点赞





嵊州,

素有“中国小吃文化名城”之号,

在民间亦称其为“碳水王国”

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地理环境,

塑造出一代代嵊州人饮食智慧,

和越剧的传承创新发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701c600f1240f672b432cb03035222e.png


a16f3465e925cb92410aced892f371b.jpg

-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东西向为“路”,南北向为“街”。纵横交错间,一抹独特的味道,它承载着岁月的沉淀,蕴含着乡愁的滋味,即使在当下有着丰富的食物品类,也依然令人垂涎三尺,这便是嵊州梅干菜饼。

1a2aae1d6243bd11f68c71bb4f4fd79.png

小红书@饿呀么饿

嵊州的梅干菜饼店,手艺大抵差不多。只需眼瞅着生意不错,便知经过那些常客检验过的,味道准是不错。

火红的炉子旁搭着一长块油亮的不锈钢台面,盛放着经过面粉、水、油比例调制恰到好处,反复揉搓的面团,以及一盆剁得细腻均匀的梅干菜肉馅。

b2442b4beda3d49dda06af16a5c80fb.png

小红书@上网搜蚊子  

开炉后,空气中炭火的热气和面点的香气交融,师傅熟练地擀皮、包馅、压饼,再“贴”至炉壁,动作可谓行云流水。炉火映照着他们的脸庞,眼神专注,每一块饼都在他们的手中被赋予了生命。

9e3a057cdbc4712f30cf9eb74cbfdbe.png小红书@余生  

在嵊州,几乎家家户户都掌握着制作梅干菜的独门秘诀。原料以芥菜为主,油菜次之,白菜再次之。其独特风味源于复杂的发酵过程,形成了鲜香浓郁、回味悠长的独特口感。老人们常说,制作梅干菜要“看天吃饭”,晴天晾晒,雨天收储,全凭经验判断。由于晒制延长了食物的贮藏时间,陈年的梅干菜不仅不会坏,还会越陈越香。

189394e3dbd7c6d4bf1fcb3e5129a3f.png

正是这种代代相传的智慧,造就了嵊州梅干菜独特的风味。嵊州人外出经商、从政、求学多,干菜正好携带方便,食用方便,既可节省开支,又可使家乡风味常伴身边,避免吃不惯异地饮食的尴尬。


待香气渐浓,梅干菜饼热腾出炉。“咔嚓”一声,酥脆可口的外皮变得层次分明。紧接着,浓郁醇厚的梅干菜香瞬间在口中弥漫开来,纤维感十足,却又不失软糯,似将其过往娓娓道来,与肉馅的油润醇厚相得益彰。

小红书@书上的男爵~

梅干菜饼,它既可以是人们在慵懒午后了以慰藉味蕾的精致点心,又能成为摆满珍馐美馔餐桌上那一抹独特的调口菜品。它自带着一种沉稳与低调,恰似一位归隐已久的老者,远离了江湖的纷扰,不再活跃于繁华中心,然在美食的江湖里,它的传说与声名却从未消散。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人们饮食喜好怎样更迭,梅干菜饼,以其独有的风味,默默征服着一代又一代食客的味蕾。





来源:文旅嵊州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

223.png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