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川源蹲点观察》|嵊州:从“零敲碎打”到“系统推进”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民生热点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川源蹲点观察》|嵊州:从“零敲碎打”到“系统推进”

转载 张金兰2023/10/15 08:50:3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嵊州发布 作者: 6311 阅读 0 评论 44 点赞

10月12日,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播出《川源蹲点|“千万工程”万千气象(一):从“零敲碎打”到“系统推进”》,讲述嵊州市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八个试点县市之一,提出“片区化组团式”模式,深化“千万工程”,真正做到城乡融合发展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部署、推动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实施20年来,浙江根据不同阶段和发展需求,每五年出台一个行动计划,每个重要阶段出台一个实施意见,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

  如何加速将“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这是现阶段浙江乡村面临的新考题。绍兴嵊州市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八个试点县市之一,提出了“片区化组团式”模式,可要真正做到城乡融合发展并不容易。来看今天的《川源蹲点观察》。

  晚上六点,绍兴嵊州浦口街道新开的乡村游乐园迎来了客流高峰。当晚的工作人员说,四五百张(票)都卖掉了。

  作为嵊州市政府统筹谋划的跨村发展项目,开张还不到半年,就成了“顶流”。从去年开始,嵊州每年拿出50亩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用地指标,引导镇、村因地制宜地提升文化、购物、娱乐等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大家铆足了劲上项目。

  之前在宁波运营乡村旅游项目7年的叶成龙,看准家乡的新发展,回来当起了乐园的职业经理人。然而,第一场复盘会,运营团队却并没有听到更多的夸奖。乐园里客流火爆,但附近村民却没什么生意。

  嵊州市浦口街道故江新村居民 沈惠燕:这边几乎没有人过来,只要有人把游客引到这边来,我们就很满意了。

  其实,参与项目的八个村在这些年“千万工程”打造中,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做小吃的,种草莓的,酿酒的……眼看着龙头项目起来了,村民参与的呼声越来越高,怎么把大家都带起来?街道干部和项目经理这段时间加紧做工作,争取以最快速度让群众参与进来。

  嵊州市浦口街道党工委委员 应波:招商也去招了,引资也去引了,但是现在这条街的业态还没有起来。需要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帮我们规划和谋划。

  嵊州市浦口街道“土心-月亮湖艺术湾”职业经理人 叶成龙:旁边的这么好的十几幢的房子,全部空在那里,其实开个品牌餐饮啊,开个茶室啊,很可能形成一个综合体。

  浦口镇还特意请来专家给大家出主意。

  嵊州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 副局长 陈立峰:不仅仅是投钱,帮老百姓把他个人的手艺培育起来,或者手工艺品进行销售,这样带动他们的就业。

  记者 杨川源:这份着急,正是大家把“美丽乡村”转变成“美丽经济”的迫切心情。现在嵊州各个村镇在推进的抱团增收项目超过了200个,三界镇15个村一起引入大型超市;长乐镇13个村做小微园区;崇仁镇13个村搞温泉旅游等等。大家都面临一个问题:怎么从零敲碎打,转化为系统推进?“规划”是发展的“转折点”。

  嵊州的贵门乡和浦口街道一样,13个兄弟村决定抱团,走大项目带动这条路。去年乡里决定打造海拔650米的上坞山村星空露营基地,一下子成了“网红打卡点”,可很快就被停车难卡住了。

  嵊州市贵门乡副乡长 余亮:唯一一块流转出来的土地,没有其他地方了。

  贵门乡13个村都在山区,风景宜人,是嵊州四条旅游样板线路之一。可要到山顶星空露营基地,一路上也没有停车场。市里决定尝试把城市规划理念直接带到村里去。

  嵊州市文广旅游局规划建设科工作人员 周子斌:整个游线都没有标识出来,哪个地方是停车场,哪个地方是旅游厕所,这个是它的缺点。

  经过专家把脉的新规划,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开头的十三张彩页,全都是停车场和厕所,盯准的第一步就是解决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短板。

  嵊州市贵门乡副乡长 余亮:以前基础设施只要硬化、只要能满足村里出行方便就行,思想观念的转变。

  规划从一个点变成了一条线、一大片,有了基础设施还不够,山顶一个景点业态单一,而贵门乡沿线有不少的民宿,缺整合、缺策划、缺包装,更谈不上营销推广。

  嵊州市贵门乡上坞山村党总支书记 张恩波:整块环境打造肯定要统一规划、统一修整,能住下来就有得玩。

  乡里专门召开碰头会,明确各村定位。

  嵊州市贵门乡璞玉村党总支书记 张科平:我想是希望跟我们整个乡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嵊州市贵门乡八宿屋村党总支书记 王秀荣:有些其实挺好的,我们都捆绑在一起了。

  嵊州市贵门乡西景山村党总支书记 蒋纪章:旅游资源文化相结合,来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有了沿线的发展支撑,张恩波和乡干部的信心更足了。

  嵊州市贵门乡上坞山村党总支书记 张恩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嵊州市贵门乡党委副书记 何秋军:乡里、村里、镇干部、村干部一起努力,把乡村振兴搞起来。

  记者 杨川源:千条万条,让群众受益是第一条。在嵊州乡村蓬勃发展的产业现象中,我们看到的是乡村发展的新需求,更是提升的新方法。现在浦口的“乡村乐园”项目调整了规划,不仅联动夜经济,还增加了大舞台,让附近的阿姨们有了跳广场舞的地方。深化“千万工程”的“深”,就在于“想”深一步,“干”深一层,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群众成为建设乡村的参与者,更能成为主力军。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中国蓝新闻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

二维码.jpg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