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市委十五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市两会精神,紧扣 “一个主题主线”,深化“三个年”活动,实现“七个突破争先”,在建设现代化网络型山水城市中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新路子,市融媒体中心推出“2023对话‘一把手’”系列访谈报道,邀请相关市级部门负责人和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书记(统称“一把手”),围绕各自的目标任务,来谈谈如何在2023年谋新篇、开新局、抓落实、求实效。今天刊出第三篇高铁新城。
问:对照市委十五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市两会提出的目标任务,高铁新城2023年有哪些具体的目标任务?
答: 高铁新城作为城市建设的主平台,领取了项目建设的责任状,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7 .5亿元、完成1项省“千项万亿”工程即丽湖地下综合管廊工程,4项绍兴市重点项目和19项嵊州市936项目,归纳起来三个方面:一是城市能级再提升;二是辐射带动再提效;三是内外交通更便捷。
问: 面对这个目标,今年,我们具体要抓好哪几方面的工作?
答:作为城市建设主战场,2023年,我们将坚持“项目为王”,从三个方面抓好年度工作。
抓主业,就是要抓住“城市、商业、新经济”三个关键词,以“未来城市之窗”的标准开发丽湖区块,加快章村路地块、小砩地块、万丰地块的出让和建设;
抓重点,就是要抓住“规划、招商、管理”三个关键词,委托国内顶尖设计单位开展丽湖等区域详细规划,聚焦新经济产业奔跑招商,同时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抓主责,就是要培养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铁新城队伍,落实市委市政府五拼五比的要求,局长围着项目转,科长围着问题转,发扬“强执行、快落实、不过夜”的工作作风,以“深入干、带头干、盯着干”的实干精神出色地完成任务。
问:你认为完成今年目标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如何破题?
答:面对复杂多变、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发展形势,对高铁新城今年的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是要突破要素瓶颈制约,另一方面是要破解招商难题,在不断奔跑招商的基础上,多洽谈、多推介,加快签约、落地与动建。
问:你认为如何紧紧围绕经济发展主题,开拓创新,砥砺前行,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
答:今年,我们将在四个方面突破创新:
一是规划更精准,包括项目的高度、密度、外立面设计、节点景观方案,都要见到详细规划再谈项目,确保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二是联动更高效,实施条抓块统联动机制,结果导向和过程管理双管齐下,和属地街道还有其他兄弟单位打好配合。
三是数字再赋能,在智能化一期城市微脑成果的基础上,继续积极推进智慧化、数字化场景建设方案,打造枢纽交通、社会治理集成智能处置平台。
四是任务更明确,对重点工作编制挂图作战表,绘制推进路线图,组团队、督进展,强统筹、抓协调,实现各项工作并联推进。
记者:史华东 费敏 潘柯 韩娇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