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23对话“一把手”】开发区(高新园区)党工委副书记、主任沈文武:创新提能 实干争先 努力争创国家级开发区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嵊州焦点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 2023对话“一把手”】开发区(高新园区)党工委副书记、主任沈文武:创新提能 实干争先 努力争创国家级开发区

转载 张金兰2023/03/14 08:59:4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嵊州发布 作者: 5816 阅读 0 评论 57 点赞

微信截图_20230314090023.png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市委十五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市两会精神,紧扣 “一个主题主线”,深化“三个年”活动,实现“七个突破争先”,在建设现代化网络型山水城市中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新路子,市融媒体中心推出“2023对话‘一把手’”系列访谈报道,邀请相关市级部门负责人和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书记(统称“一把手”),围绕各自的目标任务,来谈谈如何在2023年谋新篇、开新局、抓落实、求实效。今天刊出第二篇开发区(高新园区)。




     问:对照市委十五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市两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我们开发区(高新园区)2023年有哪些具体的目标任务?

     答:今年,开发区(高新园区)的目标任务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100亿元,实施3个省“千项万亿”工程和省级重点项目、29个绍兴市重点项目、26个嵊州市级重点项目。全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20个;实现重大项目开工、投产各15个;引进国家、省级以上人才项目10个,绍兴名士之乡人才项目10个,著名高校研究院1家以上。这些目标任务大多占到全市总目标任务数的50%以上。


   

     问:你认为完成今年目标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如何破题?

     答:对于我们而言争创国家级开发区无疑是最艰难的,但同样也是最有挑战性的。今年,我们将继续锚定“创建国家级开发区”这一目标不动摇,坚持向上跑部进厅和向内挖潜并举,紧盯对外开放、科技创新等关键指标补短补缺,力争各项考核指标走在全省前列,为加快创成国家级开发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问:你认为如何紧紧围绕经济发展主题,开拓创新,砥砺前行,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

    答:2023年,我们将紧紧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大力开展开发区(高新园区)“创新提能、实干争先”五大活动,努力建设成为嵊新一体化发展经济增长区、大通道大湾区建设战略枢纽区 、高水平高质量科技赋能创新区、宜业宜居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主要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增强“产业平台”核心力。大力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市“4173”专项行动计划,加快建设新能源装备万亩千亿产业平台,争取列入第五批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

    二是强化“项目为王”支撑力。大力实施扩大有效投资“135”行动,按照“936”项目管理计划,对每个重点项目逐项细化工作计划,挂图作战、专班推动。

    三是发挥“招大引强”带动力。大力实施招大引强“1330”行动2.0,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产业,聚焦比亚迪等“链主”企业,精准绘制招商“鱼骨图”,招引产业链上下游关联度高、附加值高的优企、强企落地。

    四是提升“创新驱动”竞争力。大力实施“1155X”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行动,推动艇湖科技未来城集聚创新要素,积极发挥科创中心、北航(嵊州)科创园、开发区创业创新产业园、嵊州漕河泾长三角协同发展产业园等科创平台优势,招引比亚迪储能研究院、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和西安交大氢燃料研究院等科研院所。

    五是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大力推动优化营商环境4.0版落地见效,创新探索“工业零地价”,推行“结顶预验收”,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建立项目内部审批流程、园区工业厂房准入机制,优化审批流程,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史华东  费敏  潘柯  韩娇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

二维码.jpg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