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以案释法:严防夜间“一把火”,秸秆禁烧助天蓝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城市服务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以案释法:严防夜间“一把火”,秸秆禁烧助天蓝

转载 张金兰2024/12/06 10:49:1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 6945 阅读 0 评论 50 点赞
一、案情简介

2024年12月3日晚,综合执法局执法人员在行政检查中发现,当事人竺某富在嵊州市金庭镇床光村北侧100米处的空地上清理秸秆,将清理出来的秸秆堆成一堆进行露天焚烧,焚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白烟,火势较大,焚烧面积约4平方米,被我单位执法人员现场查获。经责令,当事人和执法人员一同扑灭了燃烧的秸秆。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已构成露天焚烧秸秆行为。为加强市容环境管理,执法人员通过现场照片、绘制现场平面图、询问当事人等方式进行调查取证,现已查证属实,并做出行政处罚。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决定责令当事人自行改正,并作出如下行政处罚:处罚款人民币伍佰元整(¥500.00)。

二、适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七十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划定区域,禁止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

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款  违反本法规定,在人口集中地区对树木、花草喷洒剧毒、高毒农药,或者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三、案例评析

禁烧秸秆具有重要的环境和社会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些物质不仅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还会危害人体健康,引发呼吸道疾病等问题。此外,焚烧秸秆还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2、预防火灾,保障安全

秸秆是易燃物,尤其是在干燥的季节,焚烧秸秆容易引发火灾,不仅可能烧毁农田,还可能蔓延至山林,造成更大的生态灾难。同时,焚烧秸秆产生的烟雾会影响交通视线,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3、保护土壤,提高农业生产力

焚烧秸秆会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微生物被烧毁,从而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相反,通过秸秆还田等方式处理秸秆,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业生产力。

4、法律法规支持

为了有效遏制秸秆焚烧现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对违法焚烧秸秆的行为进行处罚,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这起事件反映了个别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晚上偷偷“一把火”就地烧掉不会被执法人员发现,但是禁烧秸秆对于保护环境、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生态平衡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执法部门会继续加强对秸秆禁烧工作的宣传和监管,推动秸秆的综合利用,从源头上减少秸秆焚烧现象的发生。


附夜间事发现场及办案照片:

image.pngimage.png


文字:陈小芳   编辑:杨炉洁   审核:叶向荣


来源:嵊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

223.png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