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浙江省嵊州中学 俞国松
6月10日,高考结束,但考得好,还要志愿填得好。接下来,就是高考志愿填报的时间了。高考志愿填报,有政策调整的因素,也有信息变化的认知。专业之事,让专业人士去做。家长和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借鉴性地吸纳业内懂行的老师、专业人士的建议,创造性转化,形成志愿方案,是聪慧之举。今年志愿填报与2022年相比较,变化不是较大。本文在2022年6月13日《今日嵊州》发表的《节点调研 洞悉玄机 锦上添花》基础上,结合具体事例,说说一些基本路径。
(一)志愿填报,统筹六大要素
志愿填报的基本要素:政策、方法、数据、专业、院校和城市。这些要素与考生的分数素质、兴趣特长、就业前景和家庭优势相匹配,就是一个好的志愿方案。
案例1: 2022年6月27日夜,一位有主见的高考女孩A,痛定思痛,用微信发给家大业大办茶叶公司的父母,写道:“老爸:我的选科物化技,高考总分579。我的大学,必由高考分数敲定,我的专业,你们五年前就内定的,是茶学。我虽不喜欢,但也不排斥,这是我最终的态度!据高考分数查实此专业,从浙大、安徽农大、到武夷学院,冲稳保大概有15个大学可填。准考证图片上有密码,填入操作简单,这是你和妈的大事。我正在武夷山旅游解闷,非诚勿扰,Bye!”
这是一个家庭教育成功的家庭。当老板的家长看到这个微信,犹如“圣旨”到,急煞之心安装了定海神针。这个志愿方案是符合以上六大要素匹配要求的,也体现了家庭优势资源对家族人才培养的合理关切。
作为一般家庭,并没有这样好的家庭文化底蕴,请家长不要做“甩手掌柜”,而要认真研读《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高考招生政策及志愿填报百问百答》。二是浏览相关的招生章程所呈现的基本要素,比较招生变化的条件,熟悉院校和专业,最大限度地发现与孩子兴趣特长相匹配的专业志愿。
(二)填提前批,务必周全权衡
填高考志愿,分尽其用,踩线进入大学专业,俗称“拦扛和(hú)”,实现分数最大化,这是大多数考生和家长所追求的目标。但是,提前批有一个不小的误区,要系统思量,防止误入“华容道”。少数家长不知道提前批传统志愿和80个平行志愿逻辑关系,更不理解提前批“不填白不填,填了不后悔”的内涵真谛。
案例2:2022年有一男孩B,选科物化生,高考总分637分。这个分数可以进入中南大学、兰州大学和云南大学等一流大学的理工科专业,却填了提前批的国际关系学院行政管理专业,选科要求为物理,招生人数1人,踩线进入。当时家长和考生B比较高兴,就读大学后,发现与文科类学生在一起,文史知识不及同班同学,想重读高三。经业内人士分析缘由,一是中高分的纯理科生男孩B填了这个专业,才形成“拦扛和”现象。若招生人数非1人,“拦扛和”现象就不太可能发生在这个男孩B身上。二是提前批该学院该专业行政管理,选科要求是物理,却在普通类一段线专业,属于公共管理类专业,选科要求基本上是“不限”的。据此判断,赋分难度大的物化生考生与赋分难度较易的政史类考生,进行两次“亏分”比拼,该家长误读了“不填白不填”的要义。三是该考生对两个重要资源:纯理科637分,理科思维的男孩,认识不到位,使用时好钢被打铁钉啦。
对于普通类提前批,考生不管是一段线,还是二段线,都可以填的。特殊类考生要坚守“不填白不填,报了别后悔”的心里底线,可以填好提前批5个院校传统志愿。
(三)用大数据,填报80个志愿
部分家长和考生手中有卡有书,但对高考80个专业平行志愿,总有一种“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的感觉。下面举例说明80个平行志愿填报的基本操作方法。
明确实力。姓名:甄通天,高考分数:671,省名次:1697,超I段线:176分,选考科目:物化政。个人偏好:脑洞、医生、养狗等
悟懂例题。一个平行专业志愿的例题,大学名称:浙江大学0001,专业名称:医学试验班(8年医),选考要求:物&化,地域:杭州,办学层次:公办985、“双一流”。2022年投档位次:649,等效分:184。2021年投档位次:867,等效分:183。2020年投档位次:692,等效分:189;比较数据,表明该考生较大幅度“冲”浙大名校热门专业。
制成表格。用excel制成11列80行表格。每一个专业平行志愿,细化分解为11格填空题,80个专业志愿填入880数据,再按综合位次,从小到大,冲20稳40保20排序。
用这种方法填报志愿的家长,符合高考志愿填报资深数据专家韩小云老师的“两长定律”:机长必然决定高考录取线的高低,灵长当然会赚满高考分数。有数据支撑的根基,确实勤奋而为,冲稳保垫的结构,梯度排序的落差。其优点是功课扎实,无滑档之忧,缺点是机械地参考往年数据。
高考志愿填报“卷”得厉害,一定要让大数据说话。若毛毛糙糙地填80个平行志愿,就一定“卷”不过人家,因为不少考生会用大数据,搞定科学合理的志愿方案,与人匹敌。
(四)一以贯之,坚守选科初心
坚守选科初心,根据“选科为圈”的总基调,剔除选科“不限”专业的高分竞争对手,最大可能地选报院校专业。
原则1:不能报。即选科为圈,让选科优势不如“我”的考生,不能报考。例如,选科“物+化+X”(X,指政史地技中选1门)的考生报考“物&化”专,充分体现“物&化”选科为圈优势,“圈”外的非“物&化”生高考分数再高,只能“干瞪眼”,竞争人数大为减少。
原则2:不屑报。即总分为王,让选科优势超过“我”的考生,不甘心报考。例如,选科“物+X+Y”(X+Y,指政史地技中选2门)的考生报考“物”专,充分体现选考“物理”优势。例如,“物&化&生”生乐意报“物&化&生”专、“物&化”专,勉强报考“物专”,因为在同等条件下,化学、生物均比X、Y的赋分难度更大,优秀的“物&化&生”生相比“物+X+Y”偏文的中优生报考“物”专,较难占尽匹敌优势。
为此,“物”生、“物+化”生、“物+化+生”生、“化”生要坚守选科贯通原则,要在“圈圈相交”处选报专业志愿,决不填报如选考要求为“不限”的非我匹敌优势之专业,谨防“亏分”竞争。
来源:今日嵊州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