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浙江省千年古镇(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认定公布!我市崇仁镇、华堂村榜上有名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民生热点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浙江省千年古镇(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认定公布!我市崇仁镇、华堂村榜上有名

转载 张金兰2025/05/22 09:17:0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 5086 阅读 0 评论 52 点赞

     地名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认定千年古镇、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有利于加强地名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是“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科学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深入推进“乡村著名行动”的有效举措。


  昨日,“赓续千年文脉·点亮地名之光”第三批“浙江省千年古镇(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认定公布在我市隆重举行。认定会上,公布了第三批“浙江省千年古镇地名文化遗产”认定结果,分别是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杭州市临平区临平街道、乐清市乐成街道等10个镇街;公布了第三批“浙江省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认定结果,分别是淳安县临岐镇仰韩村、淳安县富文乡莫川村、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公棠村等11个村,我市崇仁镇、华堂村榜上有名。

image.png

崇仁镇,唐代设崇仁乡,以体现儒家崇尚仁义思想而得名。崇仁镇保存有完好的明清建筑群,雕栏画栋的台门祠堂,是江南民居的活态博物馆,不仅承载着宗族文化记忆,更展现了外紧内松的传统营建智慧。旧门牌拼贴而成的门牌墙,记录着古镇的历史变迁,收藏了全省地名志的地名图书角,是展示地名文化的一个很好的窗口。

image.png

华堂村是东晋王羲之归隐处,因将书画悬于厅堂供人品赏而得名画堂,后谐音演变成华堂。华堂村依山而建,临水而居,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村里至今保留着完整的九曲水圳的古水系,王羲之后人仍在祠堂内研习书法。将古民居改造为地名馆的做法,既保护了建筑本体,又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功能。村里资治广场、书圣路等地名,至今仍镌刻着王羲之归隐化禅的千年印记。



来源:今日嵊州数字报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

223.png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