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嵊州这口“季节限定”,你吃了吗?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民生热点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嵊州这口“季节限定”,你吃了吗?

转载 张金兰2025/03/30 08:43:3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嵊州新闻 作者: 7157 阅读 0 评论 46 点赞


每逢清明前后,人们将嫩艾叶切碎捣汁,和于糯米粉中,裹以馅料,再放蒸笼里蒸熟,作为祭祖、春游的时令小吃。因艾草色青,故名“青团”,嵊州也叫其“清明果”。若是做成饺子形状,则名为“青饺”。

image.png
青团油绿如玉,轻启朱唇,淡香扑鼻,糯韧绵软,恍若春之气息于口中弥散开来。
论嵊州米果,必然要吃开了30多年的“西桥米果”。米果店老板熟练地从装青糯米糊的盆里捏出一小份来。将手中的糯米皮捏平整一些,挑一勺调制好的豆沙、芝麻、红糖、白糖、橘饼馅儿到糯米皮中,像挤丸子一样,瞬间,一个青米果就诞生了。店里除了青糯米果、白糯米果、青年糕,还有核桃馅儿的米果,软糯的滋味加以芝麻点缀,香气盎然。



图片

 

c7268826b2d0be67cc81d58a6169897.png


小红书@贝大发  
@欠扁随拍记  
涉及糯米美味,大多都要来一场甜咸之争。嵊州的青米果分甜、咸两种口味。毕竟艾叶这种极为特殊的香气,若放得狠了些,部分食客的味觉就会将之归为“中药味”。这时候,甜味不足以镇场,须用春笋肉丁、荠菜鲜肉、香干马兰头等更香更浓的咸馅儿,方能让青团迸发出绝妙的春之味。这时,也常用嵊州话“落胃”来夸赞。
image.png

小红书@WW爱自由   

刚制好的米果最是动人,捧在手心,尚微温,软糯的外皮裹着或甜或咸的馅料,轻轻一咬,艾草的清香便丝丝缕缕地扣在了唇齿间。若是凉了也不打紧,往锅里略微煎一煎,薄脆的焦壳下,糯米的绵软反而愈发分明,在混着些许油香后,倒比先前更添了几分风味。
image.png

小红书@Ciciella    

清明,气清景明。青团的起源,或云源自周代的寒食节,禁烟火,吃冷食。随着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多了扫墓、踏青等风俗,人们以便于携带的青白团子供奉先祖,后又演化成全青绿的“清明果”,正式成为清明时令美味。
image.png



image.png

小红书@章小柒 

绵绵细雨,涟涟绿波。思往者,知去处,新艾替陈草,以味觉记住过往,迎来新物,用一绿团子,注解清明雨里的柔情,和春天一同住进江南里。


来源:嵊州新闻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

223.png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