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近日,绍兴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在我市举行,在观摩点之一的科灵机械有限公司,一台占地约4平米,隆隆作响的机器吸引了专家、农户们的目光。工作人员将一捆捆稻草从机器顶部一处口子放入,不一会儿,机器底部就不停“吐”出直径约8毫米,长度约5厘米的颗粒燃料。
“稻草有一定的韧性,市面上很多粉碎机、颗粒机都做不了。我们也是经过了大半年时间,上百次实验,才成功的。”科灵机械董事长马科林介绍,他们所研制的机器有个专业名称,叫做水稻秸秆生物质燃料造粒机。该机器集粉碎、成型、除尘等功能为一体,可以将水稻秸秆制作成清洁又高效的生物质燃料。
“水稻秸秆制作成颗粒燃料,利用率基本达到99%。我们合作社种的2000多亩稻田,可以收集1000多吨的秸秆,如果全部用来制作成颗粒燃料,那就是1000吨。”种粮大户沈仁山今年也用上了这台机器,他笑着说,秸秆变成燃料,再用来烘干稻谷,“煮豆燃豆萁”的做法,对于种粮农户而言,是节省烘谷成本的一桩好事。他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颗粒燃料市场价平均6毛钱一斤,如果是用自己秸秆做,成本大概是2毛4一斤,每吨可以节省720元。按照我所需的用量,一年可以省下近10万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沈仁山说。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秸秆利用产业化设备技术攻关。据悉,水稻秸秆生物质燃料造粒机属于我省首创产品,于今年7月试验成功,目前已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11台,可实现3.5万亩水稻秸秆离田就近循环利用,预计可收集水稻秸秆1.7万吨,制成颗粒燃料1.6万吨,产生经济效益1600万元。
除了秸秆燃料化利用以外,秸秆肥料化也是我市秸秆综合利用“五化”之一。
在科灵机械的有机肥实验车间,一堆堆棕黑色土堆摆放成列,格外显眼。据介绍,这些土堆是由秸秆和蚕沙按照1:2的配比,经过发酵等一系列工序后生产的有机肥。
“嵊州仅巴贝每天的蚕砂产量就有近200吨,直接用来做肥料容易造成土壤碱化。因此,我们就尝试通过秸秆混合,制成优质的有机肥。”农技推广中心主任赵洪介绍,水稻秸秆粉碎后作为可作为氮原料,配比好后再经过发酵,最终生产出的有机肥没有刺激性味道,也不会出现肥害,质量很高。
据介绍,蚕沙+秸秆发酵堆制生物质肥料富含氮、磷、钾等元素,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今年,我市已选取10位种粮大户进行小规模应用推广,年消纳水稻秸秆1万亩以上。除了生产成生物质有机肥,我市还通过腐熟剂催腐还田增肥、机械粉碎还田增肥等方式,逐步推动秸秆肥料化应用。
“发酵工艺已经比较成熟。目前,先让种粮大户进行试验,自产自销,效果好的话再逐步推广。”赵洪说,当前,我市有水稻种植面积约19万亩,如果该项工艺推广,可有效消纳全部秸秆。农户如果自己制作,一年的肥料都不用额外再买。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