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负债近20亿元、楼盘项目反复停建 “预重整+重整”让企业重获新生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嵊州楼市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负债近20亿元、楼盘项目反复停建 “预重整+重整”让企业重获新生

转载 张金兰2024/10/09 09:20:17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 7599 阅读 0 评论 57 点赞

image.png

 本报记者 高敏 通讯员 汪丽娜 周鹏程

  本报讯 这些天,嵊州某明星楼盘项目建设区域内,一片繁忙景象:吊塔林立、机声轰鸣,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建筑工人忙碌作业。得知这个消息的购房者难掩兴奋,不自觉地拍手称好。

  一年多前,该项目的投资公司因债务缠身、难以自救,开发建设的楼盘遭遇反复停工,一众购房者期盼交房、望穿秋水。投资公司申请破产后,嵊州法院探索启动“预重整+重整”程序,冲破险阻,纾解困境,仅用时一年,促成楼盘复工续建,投资公司也迎来了重获生机的曙光。

  该投资公司于2015年竞得嵊州市某地块后立项开发房地产项目,因地理位置优越,可谓红极一时。然而,建设过程中,资金成为了项目推进的最大阻碍。“我们尝试了企业融资、自救经营等方式改变现状,但还是难以为继。”投资公司主要负责人如是说。

  各类债权人纷纷向投资公司主张权利,自2022年6月起,以投资公司为被告的诉讼案件多达30余件。此外,因部分房屋已完成预售,购房者也心急如焚。

  为避免楼盘项目烂尾引发社会问题,法院积极协同项目属地街道,对投资公司资产负债、经营状况等进行摸底排查,发现投资公司负债近20亿元,审计认定的账面资产不足10亿元,包括购房者在内的债权人多达百余人,陷入严重资不抵债困境。

  “楼盘项目区位优势明显,一期房产预售情况喜人,具有一定的重整可行性。如果任由这样一家大规模的企业‘一破了之’,无疑会对辖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营商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嵊州法院民三庭负责人说。

  随即,嵊州法院主动将上述摸排结果向投资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债权人代表进行释明,并在多轮磋商后得到各方认可。2023年6月,投资公司向法院提出预重整申请。

  紧接着,法院联合投资公司、属地街道等组成评审小组,依法指定临时管理人,明确适格购房者享受绝对优先地位,同时综合考量投资公司监管账户剩余资金及续建日常经营开支情况,确定由公证机构对在建工程现状进行公证保全,将施工单位前期欠付工程款作为债权申报、续建工程款作为共益债务从监管账户按期支付,并多次召开协商会,及时公开预重整进程,提振各方信心。

  为确保实现“破产不停产”,法院审判团队最终决定采用“府院联动+靠前指导”共同推进——一方面,与市住建局协同,在重整计划中确定合理的交房时间,缓解购房者和意向投资人的交房焦虑;另一方面,指导临时管理人创新制定多维度投资人招募模式,通过公开市场吸引更多、更好的投资方参与重整计划,并确保重整资产达到最高价值,最终成功引进战略投资人注资近5亿元。

  今年4月29日,法院裁定受理投资公司破产重整申请,预重整过程中取得的债权审核、审计评估、表决意见等重要工作成果,均在重整程序中得以沿用,大大提高了重整效率,加速了重整进程。

  6月14日,第一次债权人会议顺利召开,重整计划(草案)获得各债权组高比例表决通过。8月7日,法院裁定批准投资公司重整计划,投资人于三周后将全部投资款转入投资公司账户。

  至此,投资公司的重整程序正式告一段落。谈及未来发展,投资人眼里也有了光:“我们将进行整体谋划,确保按期交房,将这里建造成具有生活品质的小区!”

来源:浙江法制报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

223.png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