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但可以期待的是,副高也会“累”
预计本周中后期逐渐减弱南退
同时北方的西风槽系统逐渐东移
届时水汽和动力条件都会转好
雷阵雨将会更频繁地现身
带来一些清凉
8月7日
我们迎来秋天第一个节气——立秋
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时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这时候的蝉,感觉到阴气上升,太阳光已成强弩之末,一日不如一日,因而鸣叫得更加响亮、凄切。
俗话说:“大暑小暑不算暑,立秋处暑秋老虎”。立秋将至,这一时期白天依然较热,早晚逐渐凉爽,中医认为,此时养生需注意夏秋时节交替变化的特点。
立秋养生,重在“收散平衡”
立秋是秋天的开始,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身体收和散的通道——毛孔,进入慢慢收闭的过程。一方面暑热未消,体内的湿热仍需要散出,另一方面毛孔逐渐收闭,转为秋天阳气内敛、津液内藏的状态,这时如果身体的收散不平衡,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收散失衡,会导致哪些健康问题?
1、外凉燥、内郁火
● 日常需注意早睡早起,适当运动排汗,避免急躁发怒,饮食不宜过于油腻。
● 代茶饮
润肺止咳——苹果雪梨杏仁生姜汤
材料:苹果、雪梨、南杏仁、北杏仁、生姜
做法:苹果、雪梨洗净去芯切块,生姜切片,杏仁去皮、去尖。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放入上述材料,转小火熬煮30分钟左右即可。
温润养肺——润肺茶饮
材料:松子仁、南杏仁、桑叶、冰糖
做法:把果仁研磨成粉状,加入桑叶及适量沸水,煮3分钟,最后加入少许冰糖即可。
● 穴位养生:按揉曲池穴、外关穴,有清热泻火的作用。
2、积滞不降
● 健脾导滞——三老清汤
材料:陈皮、白萝卜、萝卜干、老生姜
做法:白萝卜洗净,切块爆炒后备用。锅内加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烧开转小火煲40分钟,用少许食盐调味即可。
● 通降积滞——骊塘羹
材料:白萝卜、芥菜(或大白菜)、食盐适量
做法:白萝卜去皮切丝,芥菜(或大白菜)洗净切细,用水煮至软烂,加盐调味即可。
● 穴位养生:按揉天枢穴、阳陵泉穴,有调理脾胃,缓解腹胀、便秘等作用。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嵊州气象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