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赠送游戏装备和皮肤
通过屏幕共享泄露个人信息
7月12日,小学生韩某(7岁)在一款热门手游中认识一网友,对方称可以送装备和皮肤,但需要添加韩某QQ好友并进行视频共享,韩某在奶奶手机上接受对方屏幕共享请求后,按照对方要求将奶奶银行卡绑定在支付宝上,屏幕共享期间韩某泄露了银行卡号、密码及短信验证码,对方使用该银行卡号绑定自己的数字钱包,将韩某奶奶银行卡上的2.9万元转入到此数字钱包中,让韩某奶奶蒙受巨大损失。
小心卡片骗局
妈妈银行账户被多次转账
今年6月底,15岁初中生然然(化名)在短视频平台看到一条信息:高考结束后每位留言的人将免费获得3张小马宝莉卡片。
图源:上观新闻
然然立刻私信对方说自己想得到赠卡。3小时后,等来对方回复,对方发来一张二维码图片。然然扫码后显示的是一个企业微信账号,对方问了然然的个人信息与住址,称要支付30元邮费以寄送卡片,并发来收款码。
随后,对方又称因系统检测到然然是未成年人,导致其公司账号被冻结,要通过另一个企业微信账号进行解冻操作。然然照做,再次添加好友后,对方又强调一定要用家长的手机才可以操作“解冻”。
当晚9时30分,然然谎称要查学习资料跟妈妈要来手机。拿到手机后,她一步步按照对方指示操作,对方让然然删除聊天记录后拉黑了然然。这时,然然妈妈发现自己两个银行账户发生多次不明转账。
7月24日,广州市公安局通报,荔湾警方近日捣毁一针对未成年人诈骗团伙,依法刑事拘留6名嫌疑人。
案情回顾
这天,家住惠州市的9岁女童小吴在虚拟世界的社交活动中收到了一位角色的打招呼。在聊天中,小吴收到一张配文“游戏五周年,进群送好礼”的图片。
聊天软件上,小吴进入群聊后,一位“礼物姐姐”发来一张图片。图上各种各样的“礼物”让小吴动了心。“通过二维码发放礼物,长按识别即可。”“礼物姐姐”告知小吴游戏福利领取方式。
小吴通过识别二维码下载了一款名为“某游戏兑换商城”的软件,一步步输入领取福利页面要求的各类信息,点击确认。不料,页面却跳转至游戏提醒——“领取信息填写错误,即将冻结家长账户,如需解除,请尽快跟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半小时内未解除将扣款6万元,扣款失败将联系您当地公安部门,对您家长进行强制拘留,配合工作人员工作即可解除。”
暑假期间
学生群体在家使用手机机会增多
诈骗分子经常利用“游戏”“明星”
吸引未成年人
请学生及家长群体要提高警惕
切勿轻易相信陌生网友
如有疑问请及时报警
来 源: 浙江公安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