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尊敬的家长:
您好!暑假即将来临,为了您的孩子能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充实的假期,我们诚恳希望各位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假期安全教育、学习工作,现将学校假期相关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加强孩子安全教育
1.做好防溺水安全监管
入夏以来,气温比较高,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学生溺水悲剧时有发生,希望家长教育、监管孩子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指导孩子掌握必要的溺水自救知识,发现有人落水施救时,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不能盲目下水救援,要量力而行、科学施救。
游泳时要注意的安全:
①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
②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
③下水前要做准备运动;
④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
⑤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跳水;
⑥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
2.落实安全教育和监护责任
建议家长适当地留给孩子自由的空间,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注意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当好孩子人生路上的温暖陪伴者,阳光地走进未来生活。教育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做文明交通参与者,按红绿灯指示行走,不乘坐病车、酒后车、超载车;杜绝学生违规骑行电动自行车或违规带人、机动车道危险方式驾驶、无证驾驶机动车等严重不安全行为。正确预防雷击、防洪、防台风、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教育孩子注意消防安全,学会火灾逃生和火情报警。注意饮食卫生,严防食物中毒,不购买“三无”食品、不抽烟、不喝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孩子防欺凌意识,自觉抵制非法培训机构,维护自身权益。针对家长及学生电信诈骗受害案件多发实际,提醒家长及学生不要在“QQ群、微信群、钉钉群”等家校交流平台进行涉及资金往来操作,鼓励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和“枫桥式全民反诈”微信小程序,筑牢防范电信诈骗思想、技术等防线,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AI诈骗层出不穷,提醒你特别要保护个人的隐私,警惕AI诈骗。
3.开展安全知识学习
通过绍兴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开展“2024年平安暑期专项行动”,提高学生自护自救意识和能力,做到“安全不‘放假’,平安过暑假”。
积极引导孩子科学安排假期作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更要有计划地学习,有针对性地补短和提优,切忌放任自流。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假期不是用来休息的,是用来反超的。很多人赢在了假期,也有很多人输在了假期。学校各科都布置了一定量的假期作业,要求家长们督促孩子按时完成。
引导孩子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巩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禁止学生参与赌博、迷信、邪教等活动。告诫学生远离不健康的书刊、影像、毒品,不进入营业性的歌舞厅、酒吧、网吧、游戏室等娱乐场所,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进图书馆、书房书城等阅读场所,多阅读经典书籍,积累知识,开拓视野,提升人文素养。
孩子在家期间要制定假期作息时间表,早睡早起,不挑食。指导孩子利用暑假时间做好视力保护和干预工作,学习践行家庭“近视自控六条公约”。督促孩子不在吃饭、走路、躺卧、坐车时,及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下看书、写字、使用电子产品;督促孩子在读书写字时自觉保持“一尺一拳一寸”,不歪头、不扭曲身体。每天使用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总时长不超过1小时,每使用15-20分钟休息远眺10分钟以上等。家长和孩子可共同规划暑假体育锻炼计划,高三毕业生特别要做好进入大学后的体测准备,提倡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做到安全科学、循序渐进,切实提高学生体质。
广泛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暑期积极参加家务劳动、社区服务、职业体验、研学游活动等。鼓励学生积极依托学校劳动实践基地优势载体,参与劳动体验,掌握劳动技能,打造嵊高特色的劳动品牌。
为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倡导每位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岁月漫长 心怀热爱”,主要内容如下:
①“富乐嵊州,越来越好”照片、短视频征集活动:可以分享自己暑期旅行打卡的景区、场所,展示家乡山河胜景、发扬家乡悠远人文,抒发自己的感悟。
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时代精神”红色文化研学考察活动:同学们可以选择一处或几处红色文化基地进行研学之旅并分享研学心得(推荐同学们使用微信小程序-剡青万事通查找红色文化基地)。
③“师情难忘,心“礼”有你”感恩教师活动:鼓励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利用暑期亲手为老师做一份有纪念意义的小礼物,并将制作过程和想对老师说的话记录下来。
以上内容可任选其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每位学生将参加活动的照片(4-5张)或者活动过程中拍摄制作的视频(5分钟内)发给各班团支书,团支书汇总、打包并命名(压缩包命名为:高xx班+社会实践),返校前发邮箱至497053017@qq.com。学校将根据报送材料,评选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作品一、二、三等奖若干,给予表彰奖励。
最后,祝所有孩子和家长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嵊州市高级中学
2024年7月9日
来源:嵊州市高级中学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