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编者按:线上社区,一度是PC端的专属、核心竞争力;移动媒体兴起后,一些著名的线上社区逐渐没落。如何让民众重新找到他们的发声场所?让原本PC端的线上社区重新在移动端热起来?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依靠技术、心系用户,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让“爱嵊州”客户端的线上社区日均集纳各类信息资讯1000多条,评论互动达6000余条,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移动端社区发展之路,搭建了畅通民意的渠道,有效提升了客户端活跃度,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创造了浙江媒体融合新经验。
2022年元月,“爱嵊州”客户端正式上线“爱嵊州”社区,之后经过两轮技术升级,至今已拥有30个版块100多个话题,日均集纳各类信息资讯1000多条,评论互动6000余条,媒体生态全面优化,社区信息枢纽基本成型,走出了一条打通媒体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
“爱嵊州”社区获得了2022长三角广播电视媒体融合传播力优秀案例,这种基于用户信息交互服务的“社区”,为媒体融合迭代背景下如何打造线上社区新生态提供了样板和参考。
主要做法
2021年8月,“爱嵊州”APP的发展定位调整为“好用又好看”,秉持“和用户一起做平台”的新思路,打造既接地气又有品位的“社区”,这也是媒体融合的突破口。
主力军挺进主战场。嵊州融媒300余名员工全员进驻社区,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等结合自身工作和特点担任越剧、美食、教育、摄影、互动、萌宠、汽车等板块的版主。
解决重点用户痛点。教育,卫生等系统的下属学校和卫生院有宣传需求,但自己既没有发稿主动权,也没有发稿渠道,工作非常被动。按照“先成就别人,再成就自己”的思路,社区专门设立了教育、健康等版块,解决他们的发稿平台和渠道;后来还陆续开通了政法、清风(纪委)、春秋(党史)等版块,一举解决了这些单位的痛点,也让社区成为了中心各平台扩大版的“发稿库”,实现了双赢。
邀请社会达人担任版主。请音乐家协会、广场舞协会、摄影协会、集邮协会的负责人、越剧名票等担任相应板块的版主,一批烹饪、写作、短视频、摄影达人和大“V”也纷纷应邀担任话题主,借助各自的人脉资源和专业背景,加上官方APP的背书,促使他们迸发出极大的发帖、推送热情,为社区的推广和活跃度因子的提升贡献自己的“热量”。
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推出“妈妈的味道”“送福进万家”“作文大赛”“我爱古诗词”“厨艺争霸赛”“我爱运动”等一系列线上活动,同时又拓展到线下,形成双向互动。例如作文大赛,一年时间内收到近2万篇稿件,并结合线下开展“我是小主播”和“我是小作家”等公益活动,由此形成的“妙笔生花——中小学作文提升志愿服务项目”,获得2023年绍兴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又例如“我爱古诗词”还延伸出了365天打卡。又从点评员队伍当中组建了核心运营团队,把影响拓展到了社会各界,产生辐射效应。
创新成效
媒体阵地实现新转变。紧紧围绕“用户在哪里,我们的阵地就在哪里”的理念,推行APP首位战略,真正实现报纸、广播、电视内容的互联网化,按周期及时统计公布各内容生产部门、岗位、个人的发稿量、爆款转化率数据,为最终实现“按数据说话、以流量为王”的媒体深度融合打下坚实基础。
用户互动诠释新生态。“爱嵊州”社区上线后,对发帖流程不断进行优化,实现全兼容和实时上传,版块、话题、栏目、插页可灵活分发,尤其是版主可以在手机端上审贴,审核流程全面提速,基本实现“秒发秒审”,极大激发了版主和社友的参与热情,努力打造完整的“全民记者”体系,全面打通“爱嵊州”客户端生态系统,实现了开屏即社区,初步成了自主运营生长的“活态”县融客户端,成了网民的网上心灵家园。
社区治理形成新样板。“爱嵊州”社区的建设为嵊州融媒介入社会治理打下了基础。2023年底,嵊州融媒和三江街道共同开发“满江红 民情哨岗(全媒体民情工作站)”项目,将常用的“12345市长热线”“矛盾调解社会综治线索汇集”“舆论灯塔在线”等系统进行整合,将线索集中于哨岗模块,分线处置、快速回应,成功诠释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网上新样板,蹚出了“媒体+治理”的新路径。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浙江媒界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