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公安部公布“护企优商”十大典型事例!浙江公安3项入选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民生热点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公安部公布“护企优商”十大典型事例!浙江公安3项入选

转载 张金兰2024/04/10 08:45:42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嵊州警方 作者: 4228 阅读 0 评论 41 点赞




近年来,全国公安经侦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党委部署要求,坚持严打犯罪、规范执法、平等保护、主动服务,扎实做好服务和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各项工作,各地紧密结合本地情况,推出一系列助企发展新举措。4月3日,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公布公安经侦部门“护企优商”十大典型事例。其中,浙江公安有3项助企发展新举措入选。




1、北京:聚焦“规范化”破解“报案难”


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破解群众“报案难”问题,2023年10月,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公安机关受案中心,形成了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级受案体系”,打造了“集中受案、闭环管理、全程监督、阳光执法”的全新受案模式。受案中心运行以来,累计接待群众2500余人次,牵动全局经侦系统受案率同比上升34%,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同时,受案中心不断深化“两级接访、三级包案”模式,推动经侦系统各级领导干部主动约访包案,先后化解200余起信访案件。在此基础上,受案中心创新建立“一师一家一员”多元化解机制,引入公益律师、领域专家、人民调解员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调解服务,累计服务群众300余人次,形成了信访多元化解的新常态。    


2、上海:持续健全商贸领域“三个一”规范执法体系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深入贯彻公安部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保障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围绕《公安经侦部门便民利企十项工作指引》清单任务,紧盯企业权益保护需求、严格规范涉企案件强制措施、健全涉企案件法制保障,突出执法规范“一条线”;聚焦涉企案件突出风险,牵头研判打击新类型案件,组织全市开展类案集群整治,深化矛盾化解,织密整体防控“一张网”;建立公安、行政、企业间行业信息共享、风险预警通报、疑难需求互助工作格局,依托融媒体矩阵构建重大案件即时宣、防范知识日常发、突出隐患专题讲的宣传路径,形成联动治理“一盘棋”。他们以“审慎执法、动态防控、协同治理”为理念建立健全“三个一”规范执法体系,切实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3、浙江:深化“11087·亲清在浙里”为企服务品牌建设


2023年,浙江公安经侦部门持续深化“11087·亲清在浙里”为企服务品牌建设,出台品牌建设指导意见,推进47个重点项目,全力服务保障浙江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建成为企服务警务联络站560余个,全力打造“企业家门口的派出所”;开展“护航”专项行动,重拳打击合同诈骗、职务侵占等涉企犯罪,共立案1000余起;深入推进百千万培训计划,分级分类培训企业7300余家、高管及业务骨干5.1万名;建成“安企共富”集成应用,发现处置涉企风险隐患4200余起;推出《“亲”“清”警商交往正负面清单》,健全执法权力运行体系和执法监督制约管理机制,品牌建设工作获评2023年度浙江省改革突破奖金奖。    


4、绍兴:推动构建“枫桥式”护企优商模式


2023年,浙江省绍兴市公安经侦部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联企、护企、助企、惠企”发展新格局,不断深化“枫桥式”护企优商模式,共布建200余家警企联络室,累计走访本地企业1.2万余家次,帮助解决困难问题1600余个;开展“警企云”产业链风险预测,累计预警5300余起运营风险;完善“枫桥护企在线”,帮助企业规避风险1200余次;依托“猎空”预警场景,预警处置57家空壳公司,挽回税款7200余万元;创新推广“企情日记”,由“AI警长”提供全天候智能服务;强化“以打护企”,强力推进“猎狐”“雷霆”等行动,侦办侵企案件139起,挽回企业经济损失7.3亿元。“枫桥式”护企优商模式获评2023年度浙江省改革突破奖银奖、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第一批“最佳实践案例”。    


5、义乌:打造国际贸易风险预警处置平台


浙江省义乌市公安局运用法治思维观念,因情施策、多跨协同,打造国际贸易风险预警处置平台,全力护航国际贸易,有效化解涉外经济纠纷。预警处置平台运行以来,日均访问量达1.2万余人次,共发布各类预警信息1.1万条,已成功预防、处置287起市场重特大合同诈骗案件,累计挽回损失6.26亿元,共有200余家外贸公司在预警处置平台工作下陆续支付了所欠货款,涉及金额5000余万元,惠及经营户1000余家,涉外贸易领域合同诈骗案件发案数从2011年的每年100余起下降到目前的个位数。预警处置平台的开发应用极大提升了公安机关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有效化解经济纠纷,净化市场秩序,真正让经营主体放心创业、安心经营、舒心发展。该平台先后获评“2022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优秀实践案例”、“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平安建设创新案例(2023)”精品案例、2023年全省“公安大脑”建设优秀创新案例。    


6、厦门:打造“亲清八闽 益鹭同行”服务企业“四+”工作机制


2023年以来,福建省厦门市公安经侦部门坚持服务、防范、打击、治理多管齐下,构建多维度、全覆盖的经侦护企助企网络,营造“清”而有为、“亲”而有度的良性警企新生态,总结提炼出“亲清八闽 益鹭同行”服务企业“四+”工作机制,即以“体系+平台”建设机制构建网络、延伸触角,以“打击+维权”执法机制严惩犯罪、为企挽损,以“培训+咨询”服务机制把脉问诊、精准指导,以“宣传+预警”防范机制扩大影响、防患未然,取得了良好的护企安商工作成效。截至目前,厦门公安经侦部门在全市企业密集的工业园区等部位科学布建23个经侦警务联络站,先后为800余家企业提供专业权威的法律服务指导和专题讲座,解决涉企问题120个。期间,他们主动发现有关行业风险10余处,送达公安建议函100余份,构筑起企业内部防腐“防火墙”;加大对涉企案件的督办,依法撤案或移送起诉涉企积案827起,为各类企业挽回财产损失9400余万元。    


7、泉州:警企联络站提供零距离服务


福建省泉州市公安经侦部门持续传承和创新发展“晋江经验”,以开展“亲清八闽,护企安商”活动为抓手,坚持主动高效、主动联络、主动治理、主动延伸,不断健全沟通联络机制、协同保护机制、服务保障机制,积极推动警企联络站建设,实现对民营企业多方位服务,有效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市共建成警企联络站24个,建立警企挂钩联系制度,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零距离服务,公安经侦部门先后发布防范经济犯罪和金融风险预警信息6期,举办企业家座谈会15场次,开展“送法入企”活动135场次,受教育企业员工1.5万多人次,全年共破获涉企侵企犯罪案件550起,发案数比上年下降20%。


8、潍坊:倾力打造“1423”护航鸢企经侦服务品牌


山东省潍坊市公安经侦部门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建机制、强打击、优服务,创新打造“1423”护航鸢企经侦服务品牌,构建涉企案件首接首办、责任明晰、快侦快办“绿色通道”,开展涉企矛盾纠纷排查、涉企风险预警提示、涉企犯罪专项整治和惠企主题实践“四项主题活动”,实行重点企业挂牌服务和县域企业生态研判“两项运行机制”,倡树严格规范、柔性执法和追赃挽损并重“三种执法理念”,以经侦高品质服务有力助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潍坊公安经侦部门共立案157起,为企业挽回损失3.6亿余元,在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单位和重点企业设立19家驻企“经侦服务工作站”,布建110名经侦服务专员,组织“百名经侦民警牵手千家企业”联系活动,真正实现“打击零容忍、服务零距离、防范零懈怠”。    


9、广州: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护航高质量发展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公安经侦部门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便民利企,全力推动服务企业和优化营商环境,建立警企联动绿色通道,组建专业服务团队,解决企业困难诉求;联合工商、税务及行业协会等部门,形成多维度的共建共治新模式;走访排查风险企业5600多家,指导企业合规经营;开展卫企行动,严厉打击侵害企业权益的经济犯罪,追赃挽损34.73亿元;严格落实异地办案协作“六个严禁”和禁止逐利执法“七项规定”,防止逐利性执法、不规范执法;清理涉企积案48起;开展法律宣讲,帮助企业预防内部风险和外部侵害。  


10、宁夏:全力打好“护企安商”组合拳


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经侦总队以“亲企”“安企”“净企”为切入点,围绕服务保障宁夏“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建立健全公安、工商联、检法等部门服务企业协作机制,联合出台《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合作机制》《全区公安经侦部门受案、立案工作规范》等文件和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执法活动。2023年,宁夏公安经侦部门以“夏季行动”和“护企安商”系列专项行动为载体,全力打击涉企犯罪,破获涉企案件30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1亿余元,以高品质平安保障高质量发展。宁夏公安经侦部门创新实施百千万培训计划、企业家说法等活动,有效预防民营企业腐败犯罪发生;针对高发案件,开展“解剖麻雀式”分析研究,采取以案释法的方式,为企业“点对点”把脉,查找企业管理问题,帮助企业完善内控机制。



来源:浙江公安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

image.png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