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赶紧往下看
↓↓↓
如何加大越剧对嵊州文旅的带动效应?市政协委员、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俞露娜代表农工党市委员会提出,植入越剧IP,做到文旅景点有网红打卡点位、消费环境融入越剧场景、城市建设体现越剧品位、宣传标识植入越剧元素;丰富表演样态,探索“景点+演艺”的越剧情景演出;提炼戏曲元素,打造文创新国潮;创新传播媒介,推动越剧文化出圈。
市委书记裘建勇批示
越剧是嵊州的一张金名片,也是嵊州最有辨识度的优秀文化传统。如何通过越剧的“两创”来提升城市知名度,引爆文旅新燃点,非常有借鉴意义。请文广旅游局抓紧研究,提出具体对策、建议供决策。
民营经济是嵊州发展之基,也是嵊州潜力所在。市政协委员、经信局数字经济科科长劳力锋代表民建市基层委建议,探索推行立项赋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施工许可、不动产登记等模拟审批,实现“交地即颁证、拿地即开工”;设立涉企政策专项评估机制,确保政策精准直达、高效兑现;细化政商交往正面、负面和倡导清单,拓宽企业家参与党委政府决策的渠道。
市委书记裘建勇批示
民营经济是嵊州发展之基,也是嵊州潜力所在。如何通过优化增值式服务,构建企业法律服务中心,强化政策保障等建议很有针对性。请发改、经信、政务中心、政法委等单位,及时研究,提出措施。
市政协委员、融媒体中心总编室副主任吴银洁代表民盟市基层委聚焦推动嵊新“双向奔赴”提出,双方成立“一体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构建“管理机构+开发公司”新体制;通过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开发建设、运行管理“五个一体化”实现经济活动一体开展;共建共享一批教育体育、医疗卫生、健康养老等领域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持续加大与新昌全域旅游的协同发展。
市委书记裘建勇批示
区域融合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嵊新融合发展有基础,更有潜力。请发改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嵊新融合的具体实质性措施再予研究,围绕打造标志性成果目标,每年办成1~2件大事,让群众有获得感。
市委书记裘建勇批示
作为“中国厨具之都”,嵊州如何利用产业优势拓展产业链?市政协委员、蓝炬星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松良深耕厨电行业多年,他建议,规划建设厨房产业基地,引导嵊州厨电产业向厨房产业转型,尽快形成高标准的集成灶和智能厨房行业标准;通过轻量级改造、工程化实施、平台化支撑,充分发挥智能厨电行业产业大脑的作用,加强设计研发,提供定制服务,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
市委书记裘建勇批示
现代厨具产业是嵊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创新突破,确实是当前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请经信局牵头,抓紧调研,提出具体可行方案。
嵊州山水秀美,气候宜人,发展沉浸式康养旅居产业资源独厚、潜力巨大。市政协委员、城南小学校长周少英代表市知联会建议,用好“两圣一祖归隐地”、国家森林城市、浙江省清新空气示范区、浙江省避暑胜地等金名片,开发康养课程和不同的康养套餐,对负氧离子多、基础设施好、环境人文资源丰富的村落或区块集中打造,畅通“15分钟应急救援圈”,配备好驻地医疗服务。
市委书记裘建勇批示
银发经济是未来产业,如何充分利用嵊州山水人文资源,大力发展沉浸式康养旅居,确实值得研究。请文广旅游局牵头,会同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抓紧调研,提出切实可行方案。
今年,市政协首次安排政协乡镇(街道)工作委相关负责人作大会发言。市政协委员、甘霖镇党委副书记孙亮提出,将东王村、黄箭坂村打造成“富乐”标杆地,选择水平较高、经验丰富的团队进行规划设计;提升改造黄箭坂村电声产业园,启动建设小吃产业园项目,带动更多本地人实现“家门口”就业;组织娘家戏班进行学习培训,支持参加各类戏剧比赛,不断充实东王村“娘家戏班”队伍。
市委书记裘建勇批示
东王村、黄箭坂村是总书记亲自调研并留下嘱托的先进村,如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打造未来乡村典范,势在必行。请甘霖镇党委认真研究,集全市之力,奋力打造,争取早出成果。
近年来,长乐镇依托西白山生态文化等资源禀赋,走好具有长乐特色的山区共富道路。市政协委员、长乐镇党委副书记许剑峰建议,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统筹村域用地管控、乡村产业发展等需求;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村集体经济,推进农家乐、民宿等单一业态向整体乡村旅游开发转变;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通过“基地+农户”的订单种植模式、“旅游+采摘”的销售模式等,带动农户增收,加快产业融合发展。
市委书记裘建勇批示
忘忧西白是嵊州美丽乡村建设的特色名片,如何持续深化、统筹推进十分重要。请农业农村局牵头,抓紧谋划深化,排出三年行动计划,分年分批有序推进,尽早出圈,真正让群众在美丽经济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来源:浙江政协同心苑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