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今年以来,嵊州公安以“公安大脑”建设为总牵引,聚焦党政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集智聚力打造“企情日记”“协同治理”等“小切口”特色场景,不断创新社会治理、释放警务效能、提升服务水平,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首创性、引领性的标志性实践成果,10项改革举措入围2023年全省“公安大脑”建设优秀创新案例。
01
企情日记
构建亲清助企新生态
聚焦省委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丰富拓展“民情日记”,创新打造“企情日记”,深入推进以“警企会客厅”为实体枢纽、“企情日记”平台为数字支撑、N支专业服务队为一线主力的助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形成企情多元归集、一站受理、流转交办、联动处置、评估预警、源头治理的闭环链路,有效解决企呼企需不归集、部门助企难协同、处置回应欠高效、涉企风险需防控等问题,全面构筑“有呼必应、精准回应、未呼先应”的“企呼我为”新生态,助力兜牢企业发展“大小事”。
截至目前,已有效解决企业问题诉求2987个,平均办结周期压缩超65%,事项办结率、企业满意率均达99%以上。
警企会客厅
企情日记获评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县域案例、省厅服务保障三个“一号工程”优秀案例,“企情日记”平台被列为省公安厅“安企共富”重大应用贯通落地的县级专属为企服务平台建设试点。
02
协同治理
催生基层平安新活力
聚焦基层多跨事项职责边界不清晰、联动处置不顺畅、群众诉求难解决等问题,先行先试推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高效对接联动,自主研发协同治理场景应用,深化打造“一中心统筹、二专线并轨、三平台耦合、四层级响应”的基层事项协同治理体系,切实构建联动事项统一接收、精准派发、协同处置、评估考核、复合治理的“五位一体”管理闭环,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推动嵊州“平安指数”保持绍兴前列。
截至目前,累计协同处置联动事项1.5万起,派发一次成功率、事项办结率均达100%,矛盾纠纷现场办结率提升29.2%,群众满意度达99.6%。
“协同治理”获评全省、绍兴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并在全省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工作现场会上作经验交流。
03
浙里团圆
跑出回家团圆新速度
聚焦辖区群众反映强烈的寻亲诉求,深入推进“团圆行动”,升级“和合寻亲工作室”,研发“浙里团圆”应用,建立力量融合、阵地整合、人技结合、多跨联合、宣传聚合、数字助合的“六合”机制,全面解锁线上线下、人力科技一体协同的寻亲新路径,探索形成失联人员整链式全周期救助保障全闭环。
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受理群众寻亲求助3000余起,帮助222个家庭实现团圆,收到群众锦旗、表扬信160余件。寻亲效率是往年平均水平的12倍,其中最久的失散时间长达90年,最远的寻亲距离是加拿大华裔跨洲际的团圆。
“和合寻亲工作室”被省公安厅授牌首批“浙江团圆联盟”成员单位,“人员走失预防预警难”被省委纳入省级重点清单。
04
三能指数
助力队伍焕发新气象
聚焦队伍建设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创新推出“三能”积分评价体系,配套搭建“三能指数”应用模块,通过自动抓取、智能导入等多样化数据采集方式,基本实现政工数据“零加工”。对照省厅“三能”通用标准,细化14个维度24项评价指标和68个正负面标签,通过大数据模型运算,量化生成全警“三能”积分,引入民警积分按“跑道、单位、全局”三种方式分类排名,并深化积分在评先评优、典型选树、提拔任免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实现民警履职能力可视化、晾晒竞比常态化、奖励激励个性化。
截止目前,以积分评价结果为重要参考,已提拔重用25人,立功嘉奖72人,评选每季之星民辅警92人,有效激励全警争先创优,涌现出全省模范人民警察、“最美浙警”等先进典型4名。
“三能指数”在全绍兴推广,获省公安厅先进典型“三能”积分评价体系试点,并获评省厅最佳指标指数。
来源:改革办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