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用心办实事 用情谋福祉——追记下王镇泉岗村原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俞世荣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民生热点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用心办实事 用情谋福祉——追记下王镇泉岗村原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俞世荣

转载 张金兰2023/12/12 08:57:27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嵊州发布 作者: 8286 阅读 0 评论 67 点赞

编者按:日前,市委发出《关于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向俞世荣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以先进为榜样,担当作为,实干争先,强力推进三个“一号工程”,深入开展“五拼五比”活动,为全力建设“富乐嵊州”、奋力续写“八八战略”嵊州新篇章作出积极贡献。市融媒体中心派出记者进行蹲点,挖掘、提炼俞世荣同志的先进事迹。嵊州发布今天刊登《用心办实事  用情谋福祉 》一文,敬请关注。
用心办实事   用情谋福祉
——追记下王镇泉岗村原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俞世荣

2023年10月20日下午,下王镇泉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俞世荣刚刚结束一个多小时的工程项目协调会,就接到了村民反映电缆线杆倒伏导致路堵的求助电话。他简要与另一名村干部交接踏看项目现场任务,就急匆匆赶到清白线泉岗至覆卮山路段事故现场。为尽快疏通道路,保障车辆和行人安全,做事一贯雷厉风行的俞世荣不顾个人安危,在处置倒伏电缆杆线时突发意外,不幸去世。


噩耗传来,泉岗村干部群众无不扼腕叹息。任职三年来,俞世荣舍小家顾大家,一心扑在为村民办实事、为村庄谋发展上,他整天忙碌的身影仍历历在目……

image.png

泉岗村新貌


实干担当的“急先锋”


三年前,适逢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之年。下王镇党委在考察推选泉岗村主职干部人选问题上有些犯愁,经人提醒想到了一直在外创业的俞世荣。俞世荣当过兵,退伍后曾任村干部,现在市区开办了一家集成灶企业,他的各方面比较符合条件。


2020年,俞世荣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辞去嵊州市志莫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一职,把企业交给了儿子经营,回乡参加泉岗村换届选举,并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他满怀浓浓乡情和干事热情,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事业中。


泉岗村驻村指导员王洋回忆:“俞书记对泉岗村的建设投入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他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好书记。”


image.png

俞世荣(右二)带领村党员干部开展泉岗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


俞世荣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事必躬亲,率先垂范,广大干部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俞世荣有一个习惯,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所有的民情都记录在笔记本上,直到他出事的前一天。覆卮山度假区负责人俞武君说:“世荣书记的性格就是这样,所有事情亲力亲为,有事情都是自己直接来做。这次出事也是因为自己亲自来处理,如果不是他主动来,而是派别人来,他就不可能受到伤害了。”


行走在泉岗村,村内道路干净整洁,房前屋后堆放有序。一块块小空地上,栽着郁郁葱葱的茶树,一边还立着牌子“一米茶园”。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这些空地面积小,无法利用,以前村民有随处种菜的陋习,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卫生死角。在“和美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俞世荣带领党员干部分头包干,整治卫生死角,提升村庄环境。他提出对这些不起眼的小地方进行改造,种上一排茶树,既改变了村民的陋习,又美化了村庄环境。“一米茶园”改造完成后,一些原来不怎么支持的村民也翘起了大拇指。党员干部群众的辛苦没有白费,泉岗村因此获得了嵊州市“红旗村”称号。


去年台风期间,泉岗村风大、雨水大。当时村中马路下面有一个涵洞堵住了,大水漫到了路面,严重影响了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通行。俞世荣穿着雨衣和半筒套鞋,拿着锄头和竹棍把涵洞里的树枝之类给捅掉。涵洞通了,水位也下降了,路上车辆行人又可以通行了,不知不觉中他的身上湿了一大片。顾不得换衣,俞世荣和其他村干部又急匆匆赶往危旧房村民家中,把他们一一转移到避灾安置点村文化礼堂。此时,夜幕已降临,俞世荣放心不下覆卮山上水库的安全,顾不上休息,打算前往巡查。村干部俞小平拦住了他:“外面漆黑一片,还下着大雨,一个人上去太危险了。”俞世荣却说:“水库在山上,村里又有这么多人,我不去看看水位情况怎么会放心?”说完,他就独自一人冲进了夜幕之中……


俞世荣(右)身先士卒疏通涵洞

依托党建联建机制,在俞世荣的带领下,创办了泉岗辉白“共富工坊”,打造覆卮山农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带,引导村民改种优质茶叶、水稻品种,打造农耕体验营,激活闲置农房发展精品民宿。泉岗走出了一条“党建+文旅”、“茶园+稻田”、“民宿+民居”融合发展的特色强村富民之路。


泉岗村村委会副主任俞芳华说,俞世荣总是把村里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平常对工作认真,会把村里的一些小事第一时间去化解,对上面的工作,对接也比较认真。“世荣书记在的时候,主要想把我们泉岗打造出一片好风貌,现在他离开了,我们将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做好他生前没有完成的工作。”


勤恳为民的“老黄牛”


百姓利益无小事。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视群众为亲人,俞世荣身体力行诠释了“民情日记”的为民情怀。


泉岗村自来水工程因年久失修,管道漏水,水源不足,亟需改造。俞世荣上任后,在民情走访中根据群众的呼声和建议,把自来水提升改造列入村级重点工程。他一边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一边自己带头捐款,并发动村里乡贤和村民一起捐款,从而解决了自筹资金不足的难题。自来水提升改造完成后,村民用水相当方便。谈起自来水改造,村民俞元忠说:“对村民有直接利益的事,世荣书记当作自己的事在做,我认为他尽心尽责,一心为老百姓服务的。”

image.png

俞世荣(左)将村民转移到安全地方


群众的冷暖安危,俞世荣时刻放在心头。村民俞仁兴的二层泥房,因年久失修,在台风来临,村干部每年都要将他转移安置到避灾安置点村文化礼堂。去年台风期间,当村干部再次来劝说他转移安置时,俞仁兴觉得村干部多事,年年转移每次都没出事。俞世荣得知情况后,亲自前来劝说他,这老旧房子太危险,台风天容易倒塌。但俞仁兴坚持不想转移。情急之下,俞世荣和其他村干部把他拉了出来。没走多远,只听“哗啦啦”一声,俞仁兴回头看了看,自家的旧房子一面墙竟然塌了。“当时房子的墙倒下来,把这张桌子的腿压断了。”指着一张缺了条腿的桌子,忆及往事俞仁兴仍心有余悸。他说,“要不是世荣书记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来,把我拉走,我也要被压在里面了。”


俞世荣(左)与村干部查看台风险情


村民俞士祥的住房地势低洼,每年台风来临,他家也是转移安置对象。去年台风季节的傍晚,俞世荣第一时间赶到俞士祥家,叫他们迅速转移。一边转移,一边水就满进屋里来了。当晚8时许,俞世荣放心不下村民房子,在俞士祥家查看时,发现门外的水已退,但屋子里的水还很满,赶紧帮忙打开门,把水排掉。“世荣书记电话打给我,说家里的水到了膝盖,就帮我把门打开把水排掉,减轻我财产损失,真是非常感谢世荣书记。”俞士祥一脸的感激。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党员群众的水平,俞世荣牵头推进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等阵地的提档升级,甚至在他去世的当天,仍还在踏看村级实事工程项目建设现场。


不计得失的“实在人”


生活简朴,不计得失。这是俞世荣的生活态度。为方便工作,俞世荣在办公室支起了床板。儿子俞凯每次回村,看到父亲在用电饭煲煮饭,里面仅蒸着三个小菜盒:苋菜梗、笋干菜、茄子。俞凯很心疼他父亲,劝他说年纪大了,要注意饮食营养。“但他总是说这样吃吃就好了,勤俭一点也没什么。自己年纪大了,把这个书记做好,把老百姓事情办好,就可以了。”


image.png

俞世荣的电饭煲和3个小菜盒


由于长期住在村里,与在市区的亲人相对疏远了。“我母亲她肯定是有怨言的,她说年纪都大了,为什么老是碰不到面?因为我父亲基本上整整一周都是在村里面的,一般到周末才休息,才能抽出时间看望孙女。”俞凯说,他们也会去村里看看他,带一点水果,带一点菜去。俞凯的母亲也会去帮他父亲烧点菜,炖点东西,让他吃几天新鲜菜。“后半个星期,他肯定就没什么菜了,就咸菜霉干菜这样吃吃,一直就是很节俭很朴实。”


虽然儿子的企业有好几辆车,但镇村干部都说,俞世荣担任泉岗村书记后,每次出门办事总是开着一辆5万元左右的电动汽车。村干部说,世荣书记这样显得低调,能跟村民百姓融合在一起。


在俞凯眼里,父亲是一个很公正无私、节俭简朴的人,同样也是一个善于教育的人。“他对我的教育其实是很重视的,但从来没有一些很激烈的话语。每次都是像座谈一样坐在我边上,耐心地教导我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一定要勤俭节约。”


下王镇党委书记郑风雷说:“俞世荣是一名奉献型的好干部,是当前主题教育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他对党忠诚,践行初心,实干争先,严于律己,是新时代农村基层村书记的学习楷模。”


下王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孟超峰也说,“俞世荣是家里的顶梁柱,村里的主心骨,镇里的得力干将”,大家对他的去世表示痛心和惋惜。


俞世荣同志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本职岗位,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必将激励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担当作为,实干争先,为全力建设“富乐嵊州”、奋力续写“八八战略”嵊州新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

image.png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