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作为嵊州人,其实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在嵊州,春播夏耘秋收冬藏被巧妙地融合
孕育出了属于嵊州独有的味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 嵊州年糕
春天,紫云英在田野上随处可见,嵊州人则称之为“草籽”
草籽与嵊州年糕也是绝配
鲜嫩的草籽用水一焯,放入年糕、大蒜叶,出锅后拌一点猪油,透鲜
图片来源于网络 草籽年糕
张力 摄
桃形李,一般成熟于7月底八月初
因果形似桃,皮色似李得名。
张力 摄
桃形李具有果核小、半离核,肉质松脆爽口、纤维少等特点。
曾获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1959年,浙江省嵊县金庭镇华堂村果农引进红心李接穗嫁接,后发现有树产果品质明显优于红心李,遂起名“桃形李”,并逐渐在金庭镇扩大种植。
今年,嵊州全市桃形李种植面积2.5万余亩,年产值超3亿元,桃形李成了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张力 摄
【秋之味】香脆
“秋云乍起香满怀”
到了秋天,嵊州的空气里少不了一丝香榧的累累果香。
香榧是中国特有树种,也是世界上稀有的经济树种,主要生长在中国南方较为湿润的地区,生于海拔1400米以下,温暖多雨,黄壤、红壤地上。
嵊州香榧,浙江省嵊州市特产,2018年9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嵊州香榧”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嵊州香榧外形长椭圆形或梭形,外壳薄而平滑,呈棕褐色,种仁饱满,脱衣(内种皮)容易
色泽金黄、口感酥脆、后味甘而清口,富有独特的香气。
张力 摄
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香榧已成为嵊州市特色优势产业、山区农民的致富果。
我市还注册了“嵊州香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近年来对“嵊州香榧”区域公用品牌进行整合,使“嵊州香榧”品牌价值不断提升。
在2022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嵊州香榧品牌价值为13.06亿元。
张力 摄
【冬之味】鲜美
嵊州有着“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地貌,所以我市不断探索和尝试山地资源的高效开发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一亩山万元钱”的实现方式也层出不穷。
在崇仁镇富竹村高湖头自然村,这个三百多口人的小山村的竹园里
有一种美味深埋于地下
在冬天破土而出,为寡淡的冬季增添了一嘴鲜美。
陈剑虹 摄
在这“露天工厂”里打造的“致富样板”,就是毛笋。
陈剑虹 摄
高湖头村海拔在500米以上,有着丰富的毛竹资源,但这个山高人稀的小村庄鲜为人知,
倚仗2010年开始的“毛竹园砻糠稻草覆盖试验”,高湖头重磅推出了“冬毛笋”,
之后,这里就有了一张金名片。
陈剑虹 摄
“早产”三个月的毛笋价格最高时每斤可达到百元以上,相较春天的毛笋价格不止翻了倍
“早毛笋”成为高湖头响当当的“拳头产品”。
在十几年的磨砺下,“春笋冬出”技术已经日趋成熟,
科学技术正在改变着笋农们的生产和生活,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陈剑虹 摄
笋和年糕,其实也是绝配!
一碗香喷喷的嵊州炒年糕,少不了笋的点缀。
在嵊州的四季,永远飘着各种各样的味道。
有乡愁、有甜蜜
有富足、有欢乐
这,就是嵊州富乐的味道。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