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致敬!这位来嵊州拍过电影《舞台姐妹》的大导演百年诞辰!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民生热点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致敬!这位来嵊州拍过电影《舞台姐妹》的大导演百年诞辰!

转载 张金兰2023/11/23 08:49:1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嵊州新闻 作者: 7175 阅读 0 评论 48 点赞
image.png
11月21日,正逢谢晋百年诞辰。这是一位在中国百年电影史上频频翻红的大导演
到谢晋,他五捧“百花”,两唱“金鸡”,七次在国际影坛摘冠,75岁获封“当代电影大师”,82岁时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这是真正的“一代国师”。
说起谢晋与嵊州的关联,就是电影《舞台姐妹》,不少年长的嵊州人还记忆犹新。
《舞台姐妹》剧照

《舞台姐妹》是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1964年拍摄的剧情片,由谢晋执导,谢芳、曹银娣等主演,于1965年上映。

该片讲述了越剧艺人竺春花、邢月红在旧社会受尽压迫的生活,以及她们在新社会得到解放、重生的故事。

《舞台姐妹》是一部越剧发展史,老上海女演员的血泪史,反映了发嵊州越剧十姐妹为代表的老一辈越剧艺术家从嵊县出发闯荡上海十里洋场,把越剧发展壮大的过程。因此,电影《舞台姐妹》在嵊州人看来格外亲切。


《舞台姐妹》海报

《舞台姐妹》有不少镜头是在嵊州拍摄的。

1964年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谢晋和《舞台姐妹》编剧王林谷匆匆来到嵊县,下榻于越剧之家。这次,他们是为《舞台姐妹》的开拍作前期准备,比如体验越剧的氛围,比如确定外景的地址,又比如台词的修改。

越剧之家清幽的环境,古色古香的石桌石凳,枝繁叶茂的香樟树,以及清晨从树缝里撒下来的鸟鸣,总让两位远道来的客人早早地醒来。有时谢晋甚至捧着一把锡制的小酒壶,边踱步边抿老酒边念念有词。

有时,他们就坐在薄寒的凉意里,共同斟酌剧本里的一些台词,其中最经典的要数反映早期越剧艺人艰难生活的“年年难唱年年唱,处处无家处处家。只要河流水不断,跟着流水走天下”之句。

《舞台姐妹》摄制组人员合影

油菜花开的时候,谢晋他们又来了。这次,谢芳、上官云珠等一行主要演员都过来了,剧组确定在仙岩镇强口村谢仙君庙拍一场古戏台的戏,在城隍庙拍“邢师傅临终”的重头戏,还到谢岩村、清风庙、苍岩、蔡家的金兰桥等地拍摄实景。
剧组所到之处,嵊县乡村为之沸腾。那些听惯了咿呀之声的越剧故乡人,终于能够见识一下电影“到底怎么回事了”。 
最热闹的要数仙岩强口村的那出戏。之前,谢导已在强口村物色了几位身强力壮的农民扮演剧中的挑夫,还从嵊县的东前街和东后街“猎捕”了“豆腐摊主”、“杂货摊主”、“学生仔”等。
一个绰号“老牛皋”的群众演员就是谢晋从城隍庙前“搜罗”来的。这次,他扮演剧中一个卖杂技的。这让他兴奋不已,他一会跳上戏台,一会又向观望的群众扮个鬼脸,神情里满是藏匿不住的自豪,仿佛自己是一位令人瞩目的大明星。
在强口村扮演挑夫的农民则翻出箱底里的破旧衣服,他们扮成挑箩担箱的脚夫,从谢岩村的崎岖山道蜿蜒而下。镜头在他们面前缓缓滑行,他们努力按照导演的吩咐,丰富脸上的表情——剧中,他们正向大上海进发呢。
在城隍庙拍的“邢师傅临终”那段是《舞台姐妹》的重头戏。一大早,嵊县越剧团的演职员们近水楼台,前去观看。当拍到“邢师傅弥留之际,嘱咐女儿月红与爱徒春花,要认认真真唱戏、清清白白做人”时,在场的剧团演员们个个潸然泪下。

image.png

《舞台姐妹》剧照

《舞台姐妹》拍摄完毕后,越剧故乡人都伸长脖子等着看电影。可惜,没过多久,《舞台姐妹》就被打成“大毒草”。“文革”后,《舞台姐妹》“劫后余生”,不仅在中国成为广大观众心目中的经典作品,而且还以浓郁的民族气息和人生情趣在国际上赢得了应有的声誉。

时间长河之水
能淘出人类精神食粮中的金子
下一个百年
人们仍然会记得谢晋与他的作品


导演谢晋

他走过了85年风雨人生,

攀登了60年艺术之路,

度过了55年电影导演生涯

他拍摄了36部电影;

他5次捧百花,两度唱金鸡,

7回在国际影坛摘冠……

这些人生数字里,

隐藏着多少个传奇的“第一”。



来源:综合绍兴发布、今日嵊州等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

image.png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