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部署、推动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实施20年来,浙江根据不同阶段和发展需求,每五年出台一个行动计划,每个重要阶段出台一个实施意见,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
如何加速将“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这是现阶段浙江乡村面临的新考题。嵊州市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八个试点县市之一,提出了“片区化组团式”模式,可要真正做到城乡融合发展并不容易。
晚上六点,浦口街道新开的乡村游乐园迎来了客流高峰。当晚的工作人员说,四五百张票都卖完了。作为市政府统筹谋划的跨村发展项目,这个乡村游乐园开张还不到半年,就成了“顶流”。
据介绍,从去年开始,嵊州每年拿出50亩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用地指标,引导镇、村因地制宜地提升文化、购物、娱乐等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大家铆足了劲上项目。之前在宁波运营乡村旅游项目7年的叶成龙,看准家乡的新发展,回来当起了乐园的职业经理人。然而,第一场复盘会,运营团队却并没有听到更多的夸奖。乐园里客流火爆,但附近村民却没什么生意。
其实,参与项目的八个村在这些年的“千万工程”打造中,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做小吃的,种草莓的,酿酒的……眼看着龙头项目起来了,村民参与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怎么把大家都带起来?街道干部和项目经理加紧做工作,争取以最快速度让群众参与进来,浦口街道还特意请来专家给大家出主意,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乡村游乐园只是一个缩影。现在,嵊州各村镇推进的抱团增收项目超过了200个,三界镇15个村一起引入大型超市;长乐镇13个村做小微园区;崇仁镇13个村搞温泉旅游等。但大家都面临一个问题:怎么从零敲碎打,转化为系统推进?
规划是发展的转折点。
贵门乡和浦口街道一样,13个兄弟村决定抱团,走大项目带动这条路。去年乡里打造海拔650米的上坞山星空露营基地,使其一下子成了“网红打卡点”,可很快就被“停车难”卡住了。
贵门乡13个村都在山区,风景宜人,是嵊州四条旅游样板线路之一。可要到山顶星空露营基地,一路上没有停车场,市里决定尝试把城市规划理念直接带到村里去。
经过专家把脉的新规划,出乎所有人意料:开头的十三张彩页,全都是停车场和厕所,盯准的第一步就是解决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短板。
规划从一个点变成了一条线、一大片。有了基础设施还不够,山顶一个景点业态单一,而贵门乡沿线有不少民宿,缺整合、缺策划、缺包装,更谈不上营销推广。于是乡里专门召开碰头会,明确各村定位,再形成一个整体,走旅游资源和文化相结合的路,增加老百姓收入。
有了沿线的发展支撑,上坞山村和乡里的信心更足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大家努力把乡村振兴搞起来。
千条万条,让群众受益是第一条。在嵊州乡村蓬勃发展的产业现象中,我们看到的是乡村发展的新需求,更是提升的新方法。现在浦口街道的乡村乐园项目调整了规划,不仅联动夜经济,还增加了大舞台,让附近的阿姨们有了跳广场舞的地方。
深化“千万工程”的“深”,就在于“想”深一步、“干”深一层,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群众成为建设乡村的参与者,更能成为主力军。
(据中国蓝新闻等综合,原题为《川源蹲点观察|“千万工程”万千气象(一):从“零敲碎打”到“系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