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今年国际档案日的主题是“奋进新征程·兰台谱新篇”。当天下午,“红领巾走进档案馆”主题实践活动在浙江省档案馆举行,清亮的童声为在场观众讲述了一个个档案里的“先行”故事。
走进嵊州市档案馆,其中陈列的《民情日记大事记》、日记样本和文字影像资料十分醒目。透过它,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嵊州“两个先行”奋进路上的历程,仿佛又回到雅璜山区打响脱贫攻坚战的现场。
小日记·听民声
“9月25日,沿山村,近10户百姓想要安装有线电话……”这是时任石璜镇雅璜乡党委书记的李春阳在走访时遇到村民求助,记在他的民情日记里的一段话。
1995年,面对大山里的落后状况,雅璜乡党委号召全乡干部开展记“民情日记”活动,要求每个乡干部走村入户,知百家情,解百家难,办百家事,致百家富。
小日记·察民情
“党委政府做‘红娘’,服务部门来牵线;种粮大户唱‘主角’,千家万户都种田!”1999年4月,时任石璜镇党委书记李永承在考察民情中,发现整个石璜镇无人耕种的土地足足有300亩。石璜镇党委、政府根据民情日记,出面牵线搭桥,土地向种粮大户流转,弃耕抛荒问题稳妥解决。
小日记·解民忧
2012年,在雅璜乡党委副书记的民情微博上记录了这样一段话:“石璜至雅璜的公路崎岖多弯、视线不明,望交通部门安装凸镜,减少事故。”短短一周后,3个凸面镜竖立在了进山路上,山区村民的交通隐患得到了有效解除。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通过记民情日记,为百姓解忧的事说也说不完。
随着时代的进步,“民情日记”的内容在不断更新升级,“民情日记”的形式也在与时俱进,2022年5月,“浙里民情”2.0版本正式上线,“民情日记”从“小本子”发展到“大数据”,紧跟时代脉动不断“升级”。
新时代的“民情日记”,已不再是简简单单帮助群众解决生活、生产上的“小事”,更重要的是带领村庄发展,带领群众致富,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到“民情日记”带来的“红利”。
一本小小的日记,解开了大大的民情,转变的是干部的工作作风,不变的是为民分忧的初心。通过这次“走进档案馆活动”,我们亲眼见证了党带领乡村发展、百姓致富的可喜变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党的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初心使命。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将牢记习爷爷的谆谆教导,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国好儿童,将以奋斗者的姿态,做好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