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今天高考继续!
天气阳光明媚~
早上起来,体感还是有一些凉快的
据绍兴市气象台6:00发布的天气预报:
今天多云到晴,明天晴到多云。
今天最低温度在22~23℃
今天最高气温:32~34℃,
北边比昨天偏高4℃左右,
南边比昨天偏高6℃左右;
今天开始气温明显回升,
部分地区可能出现35℃以上高温。
闷热感再度来袭,
接下来3天以多云天气为主,
13日受弱冷空气影响有弱降水,
不过雨水只是串场,
14日阳光再次回归。
今年天气形势复杂
梅雨可能会迟到
往年这个时候,绍兴差不多快要入梅了,但今年天气形势完全乱了。
因为近期有2个台风生成,其中今年的第3号台风“古超”(台风级),今天14时位于杭州东南1924公里,台风个头并不大,强度也一般,10日将转向东北方向移动,移速加快。
台风过后副热带高压会再次增强,预计在6月中旬的中期(15日)以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似乎开始就位,处在了往年梅雨季节所在的位置。但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不足,看起来有些外强中干的味道,副热带高压外围的暖湿气流偏南。
另外近期北方冷空气天气形势被破坏,没法形成阻塞高压的天气形势,就不会出现持续性的弱冷空气南下,所以目前看冷空气和暖湿气流都没准备好,往年的6月中旬前期出现的梅雨,可能会迟到。
梅雨如何监测?
为大家揭秘
每年梅雨季来临前夕,气象部门都会提早发布“梅雨预报”。梅雨如何监测?浙江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为大家揭开其中奥秘。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气象部门一直依据长江中下游5个气象站上的逐日降水量资料来开展梅雨监测预报,它们分别位于上海、南京、芜湖、九江和汉口。2000年后,长江中下游梅雨逐渐发生改变、主雨带集中在淮河流域,这导致5-7月,江淮流域虽然出现持续性强降雨天气过程,却又达不到所使用的梅雨划分标准所规定的降雨量。梅雨季的预报和判定陷入窘境,部分专家由此提出“非典型梅雨”的概念。
2017年,《梅雨监测指标》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后,梅雨的监测标准得到统一。新标准中,梅雨区在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的基础上,增加江西和湖南,并将梅雨监测区域划分为江南区、长江中游区、长江下游区和江淮区。在后来的实践中,根据实际需求,又把长江中游区和下游区合并为长江中下游区进行梅雨监测。
梅雨监测指标对于入(出)梅时间和梅雨强度等有详细表述和客观规定。其中有3个指标十分重要: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日平均气温条件和梅雨期间的降雨日数判识,这三个指标综合体现了相对应的东亚夏季风推进过程、季节特点和降水特征。
每到年底,气象部门会根据相关数据确认当年梅期并存档,最终确认的梅期与当年预报时间都会存在一定出入。例如,2022年,省气象台预报6月10日入梅,当年年底,气象专家经过数据推演将2022年实际入梅日期修正为5月29日。这并不是气象部门工作失误,而是梅雨季科学统计的“常规操作。”
根据近期气象观察,2023年可能是“少梅年”。由于降雨特征不典型,“少梅年”入梅出梅时间预判相对困难。但气象天气往往瞬息万变,请大家持续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
愿所有考生
执笔为剑不留遗憾
笔锋所至皆是心之所向!
来源:越牛新闻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