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5月1日起执行!对这些教育乱收费行为,浙江出手了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教育园地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5月1日起执行!对这些教育乱收费行为,浙江出手了

转载 张金兰2023/03/31 08:34:4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 4314 阅读 0 评论 43 点赞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四部门联合修订了《浙江省教育乱收费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试行)》)。

哪些是违规收费行为?如何追责?官方解读,七问七答。

image.png

《办法(试行)》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台的?

答:从中央到地方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收费管理工作,中小学择校乱收费、有偿补课等教育乱收费现象得到了明显遏制,但近年来教育乱收费问题仍屡有发生。在日常督导、定期检查、年度考核的基础上,亟需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强化问责机制,通过搭起一条看得见的“高压线”,保持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高压态势,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办法(试行)》主要依据哪些政策文件?

答:制定《办法(试行)》的主要依据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浙江省民办教育收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办法(试行)》有哪些属于违规收费行为?

答:根据违规收费主体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违规行为。主要是擅自设立、批准或拆解教育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乱罚款、强制保险、强行捐资以及以办教育为名向学生集资、借款、摊派;对所属学校的乱收费行为放任不管或者制止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等情形。

二是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违规行为。主要有不按规定公示收费依据、项目或标准;违规使用票据;收取代收费获取差价;变相收取与入学或毕业后升学承诺等挂钩的“捐资款”“赞助款”“择校费”“占位费”;违规跨学期或学年收取学费、住宿费;以家委会(含班委会)名义乱收费;违反规定调整收费标准等情形。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同时,对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特殊违规收费情形作了明确。

三是各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违规行为。主要是截留、挤占、挪用代收费、服务性收费等情形。

《办法(试行)》有哪些责任追究方式?

答:根据违规收费金额大小或情节轻重,追责方式主要有:取消评优评先资格;扣减财政扶持资金;扣减招生计划,直至责令停止招生,撤销或吊销办学许可证;限期整改,退还所收费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相关规定的,还应予以相应处罚;约谈提醒;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谈话诫勉;组织处理;党纪政务处分等。

《办法(试行)》有哪些行为是需要加重处罚的?

答:对于乱收费受到处理后又发生乱收费行为并达到追责标准等5种情形,明确应予以从重或加重处理,追究教育行政部门分管领导责任,学校主要负责人应予以免职。

同时,针对家委会(含班委会)乱收费突出问题,明确在家委会管理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管理责任,学校负主要责任;因对家委会管理指导、监督不力,导致家委会成员违规收费或履职不到位的,依法依规严肃追究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

《办法(试行)》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答:《办法(试行)》从2023年5月1日起执行。

《办法(试行)》解读机关有哪些?

答:《办法》由省教育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市场监管局解读,具体联系处室:

省教育厅财务处,电话:0571-88008915;

省财政厅科教处,电话:0571-87057658;

省发展改革委价格处,电话:0571-87055407;

省市场监管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分局,电话:0571-89761160。

来源:浙江省教育厅、越牛新闻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

二维码.jpg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