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上午,104国道彭山隧道内机器轰鸣,施工人员正顶着闷热天气紧张作业。作为连接我市与新昌县的交通要道,这条双洞单向行车的隧道正经历系统性的预防性养护,以应对多年使用带来的病害问题,保障往来车辆通行安全。
据悉,彭山隧道采用上下行分离设计,右洞长1061米、左洞长1073米,是104国道嵊州至新昌段的关键节点。随着使用年限增长和交通流量持续增加,隧道逐渐显现衬砌开裂、内装饰脱落、施工缝错台等病害,电缆槽盖板破损缺失、排水系统堵塞等问题也影响着通行安全。为此,市交通运输局启动预防性养护工程,针对性解决上述问题,从源头降低病害扩大风险。
“隧道病害直接关系行车安全,预防性养护就是要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张铧介绍,此次养护重点聚焦隧道内壁裂缝修复和盖板边沟修缮,通过专业工艺填补裂缝、更换破损构件,同步检修受损的机电系统,全面提升隧道安全性能。
目前,左洞(上虞方向)已完成全部修复工作,恢复正常通行;右洞(新昌方向)施工进入收尾阶段,预计8月底可如期完工。
连日高温天气给施工带来不小挑战。尽管隧道内温度较室外略低,但封闭环境下闷热难耐,湿度偏高。为保障施工人员健康,施工方合理调整作业时间,避开午后高温时段,实行轮班制度,配备防暑药品和通风设备,确保工人在凉爽时段高效作业,同时得到充分休息。
据了解,104国道作为嵊州、新昌两地物流运输和群众出行的主通道,日均车流量超万辆。彭山隧道养护工程完工后,将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系数,为两地经济往来和民生出行提供更可靠的交通保障。
来源:嵊州发布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