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最近一周,嵊州市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嵊州分院)连续接诊了好几位野蘑菇中毒患者!
夏季雨水丰沛,菌子大量滋生,又是一年“蘑菇季”,有不少人就偏好这一口。不过这许多中毒者口中“鲜是真的鲜”的食物,却“暗藏杀机"。据医院急诊科统计数据显示,几乎每天都会有野蘑菇中毒患者来源就诊,最多1天接诊8例,其中不乏家庭集体中毒的。
野蘑菇中毒引发的症状复杂多样,通常最先出现的是消化系统症状:
消化系统反应: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神经系统影响:根据毒蘑菇种类不同,可能出现头晕、幻觉、意识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
其他系统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肾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目前就诊患者中,大多数表现为呕吐腹泻、头晕等轻症,但医生提醒,部分毒蘑菇的中毒症状可能延迟出现,初期症状轻微不代表没有危险。
民间流传的许多辨别毒蘑菇的方法并不可靠:
颜色鲜艳的蘑菇不一定有毒,而看似普通的蘑菇可能剧毒。
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往往生长在同一区域,极易混淆。
烹饪方法(如高温煮沸)不能完全破坏某些蘑菇毒素。
为预防野蘑菇中毒,建议市民:
1.绝对原则:
不采摘、不食用任何无法100%确认安全的野生蘑菇
2. 专业建议:
√ 购买正规市场销售的食用菌
√ 野外活动时看管好儿童和宠物
√ 拍摄记录误食蘑菇形态(便于中毒后鉴定)
3. 中毒处理:
立即拨打120急救
保留蘑菇样本或呕吐物
禁止催吐等自救行为(可能加重伤害)
4. 特别注意:
⚠️ 部分剧毒蘑菇(如白毒伞)50克可致命
⚠️ 中毒症状可能有6-24小时潜伏期
市人民医院已做好相关应急准备,配备了专门的解毒药物和治疗方案。食品安全无小事,希望广大市民提高警惕,切勿抱有侥幸心理,共同防范野蘑菇中毒事件的发生。
来源:嵊州市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嵊州分院)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