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驾考“包过”陷阱,资深教练组织学员作弊获刑!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民生热点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驾考“包过”陷阱,资深教练组织学员作弊获刑!

转载 张金兰2025/08/01 08:28:3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嵊州检察 作者: 4668 阅读 0 评论 49 点赞

是好心帮忙还是踩踏红线,驾校“包过”宣传是否可信?近日,嵊州市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起组织考试作弊案,一驾校教练为“帮助”学员通过科目一理论考试,组织作弊,触碰法律红线。今日,检察官将通过本案例为您敲响警钟——法律红线不容踩,诚信应试是正道!




案件回顾

张某某是某驾校的一名资深教练,教学经验丰富。但面对因文化水平不高而多次未能通过科目一考试的学员时,他也犯了难。“学员也算是我的徒弟,帮一把也是人之常情,况且学员考试不过我工资也受影响。”在这样的想法驱使下,当学员谢某某找到张某某寻求帮助时,他决定伸出“援手”。

张某某事先与学员商量,在科目一考试过程中由学员通过微信将考试试题拍照给他,再由其将正确答案回复给学员。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期间,张某某利用这种方式,让谢某某、李某某二人“顺利”通过科目一考试。

然而,事情终将败露,当张某某再次以同样手法“帮助”学员罗某某时,被监考人员当场发现。由此,张某某组织驾考作弊的行为彻底曝光。

图源网络,与本案无关


经嵊州市人民检察院审查,张某某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分3次组织3名考生考试作弊,情节严重,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第一款规定,构成组织考试作弊罪。

最终,经法院判决,判处张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千元;同时,判处禁止张某某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驾校教练及相关活动。


驾考属于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无论是否获利,组织作弊即构成犯罪,将面临刑事处罚。作弊获取驾照不仅破坏考试公平,更会制造"马路杀手",严重危害公共安全。道路安全无小事,切勿以身试法!

来源:嵊州检察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

223.png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