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智慧监管赋能建筑工地:从“人防”到“技防”的跨越式转型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城市服务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智慧监管赋能建筑工地:从“人防”到“技防”的跨越式转型

转载 张金兰2025/06/27 08:31:5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 5350 阅读 0 评论 59 点赞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为全面提升建筑工地监管效能,嵊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以数字化改革为引擎,深化“三项举措”推进工地智慧化监管通过无人机巡航、智慧平台全时监控及信用分级服务创新,实现“降尘、提效、优环境”目标。目前,全市128处在建项目纳入全流程闭环监管,工地扬尘投诉量同比下降40%。

image.png

image.png

创新“人巡+网巡+机巡”立体化监管模式:无人机智能巡防。

针对高空作业面线性工程等人工巡查盲区,通过无人机航拍+AI识别技术,实时抓拍裸土未覆盖、车辆未冲洗等问题,固定违法证据。2025年以来累计发现并处置扬尘类案源43起。鹰眼探头全域监控:在全市工地布设391台高空鹰眼探头,24小时监测扬尘指标、车辆出入及作业规范,数据直连“智慧工地”平台。系统自动派单处置问题297件,闭环率超98%。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创新建筑工地“红黄绿”三色信用监管机制:差异化监管。

依据智慧平台派单量、整改率、社会投诉等指标动态赋分,90分以上“绿色工地”减少检查频次,70分以下“红色工地”列为重点对象并通过媒体曝光。目前曝光失信单位10家,表彰优秀工地23处。增值化服务:推出“综合查一次”清单,整合安全生产、扬尘防控等28项检查事项,一次性完成“全面体检”并出具合规报告;同步开展普法服务70余次,帮助企业排查风险隐患100余项,实现“无事不扰、服务前置”。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聚焦扬尘治理痛点,强化跨部门协同。

标准刚性化:严格执行“8个100%”扬尘治理标准(围挡、覆盖、喷淋等),今年发放告知承诺书300余份,督促整改问题60余项;对小微工地实施“一对一”指导,源头预防污染。执法联动化:联合交警、自然资源局设卡检查渣土车,严查“一码管砂”及抛洒滴漏;建立夜间轮班制,查处违规渣土类案件86起。

image.png

近年来,综合执法局切实加强工地智慧化监管,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整治力度,全力营造整洁优美、规范有序、和谐文明的施工环境,相关经验获省级推广。监管的本质是服务。我们以“三项举措”推动工地管理从被动处罚向主动防控转变,让守法企业感受“温度”,让违法者敬畏“红线”。下一步,我们将拓展智慧平台风险预警功能,为打造“浙江样板”贡献嵊州力量。




文字:郭潇逸

编辑:杨炉洁

审核:叶向荣

来源:嵊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

223.png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