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嵊州市秸秆“变形记”系列报道①|秸秆原料化:“草垛垛”变“香饽饽”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民生热点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嵊州市秸秆“变形记”系列报道①|秸秆原料化:“草垛垛”变“香饽饽”

转载 张金兰2024/11/08 10:01:1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 6591 阅读 0 评论 49 点赞


走进嵊州市宇辰木业有限公司生产厂区,一侧堆满了小山似的秸秆和杂木树枝,机器工作声此起彼伏,一台台大型粉碎碾磨机正火力全开,“吞”进一垄垄从秸秆收储中心收来的秸秆料垛,“吐”出一堆堆细碎的秸秆粉末,再压成一捆捆褐色浆料。

image.png

“这是用于生产纸张的生物质纤维原料,是我们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宇辰木业负责人介绍说。在秸秆处理车间内,从库房内将秸秆和杂木树枝输送到生产线上后,经过碎解、搅拌、化学处理等多道工序,让其中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等物质分解成纤维素,形成可用于造纸的浆料。用秸秆纤维素当原料做成的纸张,具有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无污染和易分解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image.png

据了解,嵊州市宇辰木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木材和秸杆加工处理企业,年可消纳木材和农作物秸秆5万吨以上,其中农作物秸秆占比约2万吨,相当于可消纳5万亩左右的农作物秸秆。随着农作物秸秆收集瓶颈的突破,不仅解决了企业原料紧缺问题,助力企业释放产能增产增效,同时为秸秆离田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image.png

原料化利用是嵊州农作物秸秆“五化利用”的模式之一。近年来,为高质量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嵊州市聚焦秸秆“收、储、运、用”关键环节,结合产业特色,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五化利用”,以“1+28+N”模式开展市场化运作,即每种利用模式由1个利用企业(主体)带动28个区域性收储中心,辐射至N个村级收储网格,因地制宜打造布局合理、生态循环的秸秆综合利用“嵊州模式”。

image.png

“我们将继续推进秸秆作为原料的高值化利用,让秸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化增值提供更多可行性路径。”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爱嵊州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

223.png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