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古语有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交流是知识保持鲜活的法宝,交流是教育不断创新的阶梯!为促进不同地区学校间教师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共享,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2024年11月1日上午9:00,来自浙江师范大学语文、物理培训班嘉兴地区的41位学员莅临我校,共同开启了一场教育的智慧盛宴。
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课内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实践体验,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规范行为。
嵊州中学姚益玲教师,为大家呈现了一堂生动活泼的展示课堂——《牛顿第三定律》。姚老师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利用常规实验器材和先进器材传感器,通过学生自主实验探究解决知识难点。她挖掘蕴涵其中的无限生机和活力,把课堂营造成生动活泼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自然、有序地学习和操练,让物理在实践中不断获取知识。
嵊州市高级中学马园萍教师的课堂——《因题而异,探幽入微——诗歌鉴赏主观题解题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她也给学生提供了课内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实践体验,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明白诗歌鉴赏的终极要义,从而提升语文的审美素养和鉴赏水平。
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最忌讳舍根求末,而是要强根固本。强根固本的学习过程中,阅读是最重要的。因为阅读力决定了学习力,不仅是语文学科的学习力,还是所有学科的学习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是非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能力,嵊州市教研室副主任、语文教研员李丽老师,特意为大家作了《聚焦思维,在实用情境中求实效——非文学作品核心任务设计例谈》的主题报告。
她提出了“以文定教”和“以趣定教”两个先进的理念,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一方面又提升教师的教研力;不同文体不同的教育方法,不同文体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有趣中积极学习。
嵊州市高级中学杨泽庆书记,也做了主题为《如何更快更好的破解物理选考压轴题——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的讲座。杨书记提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将教学还给学生,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他以《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处理技巧及难点突破》为例,深入浅出的介绍了通过从各种典型情境寻找规律进行归纳总结突破难点的方法,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力。
听课结束后,两校教师开展座谈交流会。首先是两校领导各自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管理经验,教育教学成果等。随后执教老师阐述了自己的备课、上课思路,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故事、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嘉兴的老师们本着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积极发言,谈感受,说体会,相互交流……老师们在交流中碰撞智慧的火花,在研讨中收获无限的成长。
笃行者,不以山海为远;善思者,无畏问道溯源。本次交流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经验的分享,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碰撞和融合。通过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相信两校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都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我校将以此次交流活动为契机,凝心聚力,深耕细研,努力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助力嵊高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嵊州市高级中学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