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以案释法 | 房产过户给亲人后被赶出家门?记得用这招!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法治嵊州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以案释法 | 房产过户给亲人后被赶出家门?记得用这招!

转载 张金兰2024/03/04 08:29:2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法治嵊州 作者: 4852 阅读 0 评论 43 点赞




案情简介



  几年前,金老伯因病入院动了手术,身体状况急转直下。此后,儿子儿媳便不断劝说老人将名下唯一一套房产提早过户给孙子,以免日后不测办理起来比较麻烦。

  尽管老伴一直提醒金老伯要小心风险,但他最后还是背着老伴签了字,理由是:“反正这房子也是要留给儿子和孙子的,他们肯定不会对不起我的。”

  去年,金老伯的儿子突然表示,要把房子卖掉去买别墅。后来老两口发现自家的门锁被换了,东西都在屋里。寒冬夜,他们只能坐在楼梯间的地板,儿子和儿媳却拿着房产证站在屋门口讲:“你们的孙子说房子是他的,你们无权居住。”

image.png

图源视觉中国

  老人的遭遇令人同情。但如果金老伯将房产过户给孙子的同时,为自己办理居住权登记的话,就可以避免自己陷入“无家可归”的悲惨境地。





权利义务清单



  现实生活中,办理居住权登记较多的情形通常有以下几种:最常见的一种情形是为了孙子辈读书落户。老人名下的房子是学区房,于是就把房子过户给了子女,同时又为自己办理了居住权登记,算是加了一道保险。另一种情况是父母出钱给子女婚前买房,担心今后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离婚或者身故),也会考虑给自己办理居住权登记。再婚的“老夫少妻”办理居住权登记也比较多。老人在世的时候就把房产过户给自己的子女,同时又为妻子办理居住权登记。这样一来,即便自己百年之后,也不用担心妻子被赶出家门,同时又实现了将房子留给子女的心愿。
  根据《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规定,居住权是指权利人为了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按照合同约定或遗嘱,在他人享有所有权的住宅之上设立的占有、使用该住宅的权利。
  通俗地讲,只要办理了居住权登记,权利人就可以在房子里一直住下去(最长年限为权利人终身)。而且居住权不会因为产权变更而发生改变,即便房子卖了,居住权也一直延续,新的房东无权要求权利人搬离。
  值得一提的,可办理居住权的房子产权必须是住宅,权利人必须是自然人,且不得是产权人本人(不能自己给自己办理居住权登记,须过户后才能办理),和产权人之间可以是非亲属关系。




法律风险提示(法条链接)



image.png

图源网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六十六条 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第三百六十七条 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居住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住宅的位置;

  (三)居住的条件和要求;

  (四)居住权期限;

  (五)解决争议的方法。

  第三百六十八条 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
  第三百六十九条 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三百七十条 居住权期限届满或者居住权人死亡的,居住权消灭。居住权消灭的,应当及时办理注销登记。
  第三百七十一条 以遗嘱方式设立居住权的,参照适用本章的有关规定。





来源:浙江法治、法治嵊州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

image.png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