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上周日(6月18日),《还有诗和远方·非遗篇》第二期节目在浙江卫视和Z视介客户端播出。由张国立、华少、李云霄、郭孟旭组成的“非遗研学团”在浸润了满满越风音韵的嵊州继续非遗探索之旅。
走进越剧艺术家的摇篮
探寻“中国最美艺校”
“越剧团,团团有嵊州人。”嵊州是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的发源地,流传百年的越剧有第二国剧之称,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期非遗研学团来到了被称为“中国最美艺校”的嵊州市越剧艺术学校,近距离探索这座“越剧艺术家的摇篮”。亭台楼阁下,小桥流水间,十四五岁的孩子们晨起练习、用心唱起越剧,热爱的种子正悄然在发芽。
从使命到热爱
见证新时代的非遗传承
“嵊州人,人人都能唱越剧。”来到施家岙村,非遗研学团参观了早期女子越剧博物馆,在女子演戏被视为“伤风败俗”的年代,是王金水和金荣水倾尽所有创办女子越剧科班,才有了现在的“中国女子越剧诞生地”。
而在良臣公祠,当李云霄和两位越剧学子登上古戏台,她们在写满历史印记的戏台上再次唱起越剧经典选段,仿佛再次窥见百年前的繁华盛景,这种古今交汇的画面,已不仅是“年少只闻戏中曲,如今已是戏中人”的感叹,更是越剧百年来赓续不断的生命力带给每个寻根越剧人的震撼。
古戏楼上,李云霄和浙江卫视虚拟主持人、宋韵文化推广人谷小雨同台演出的《梁祝·我家有个小九妹》。
当传统文化遇见现代科技,“一悲一喜一抖袖”尽显婉约,“一颦一笑一回眸”皆是生动,这种用新技术、新手段演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不仅能提升观众观看的沉浸感,也真正做到了用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
来源:潮新闻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