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寻访越剧“艺术家的摇篮”,谷小雨惊喜登台,《还有诗和远方·非遗篇》继续嵊州之旅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民生热点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寻访越剧“艺术家的摇篮”,谷小雨惊喜登台,《还有诗和远方·非遗篇》继续嵊州之旅

转载 张金兰2023/06/19 09:03:5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嵊州发布 作者: 6487 阅读 0 评论 52 点赞



《还有诗和远方·非遗篇》

一起于嵊州寻根越剧

↓↓↓↓↓

image.png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上周日,《还有诗和远方·非遗篇》在首站嵊州开启寻味之旅,在享受美景美食的同时,也为嵊州人对非遗的薪火相传而动容。在第二期节目中,非遗研学团将继续寻访嵊州,与越剧来一场不期的相遇。当研学团深入探索“越剧之乡”,众人又会收获哪些新的惊喜?

你知道“中国最美艺校”在哪儿吗?

一百年前,一条剡溪将越音带到了上海,也将女子越剧推向了全国。
嵊州之旅的第二站,非遗研学团来到坐落在剡溪之畔的“中国最美艺校”——嵊州市越剧艺术学校。这里被称为“艺术家的摇篮”,为中国越剧培养了无数人才。

跟随非遗研学团的脚步,进入“艺术家的摇篮”一探究竟!

研学团随艺校老师参观了校园,青瓦白墙和四进五院的建筑格局尽显艺术气息。

研学团是怎么体验越剧课程的?

在形体课上,张国立和郭孟旭看见老师的长枪,不禁跃跃欲试,首次尝试越剧骑马动作。

华少穿上水袖扮演“才子”与李云霄对戏,现场状况频发,引得全场大笑连连。

越剧艺校生活大揭秘!

课后,研学团与艺术学院的同学们一同前往食堂用餐。跑步、练功、练声,已然成为她们的晨练日常。那么,学生们究竟每天几点起床?

“为什么喜欢越剧,不苦吗?

面对研学团的提问,艺校的学生用笑容给出了答案:内心怀揣着对越剧的热爱,并憧憬着有朝一日站在舞台的中心,就是艺校的学生们简简单单的快乐。

你知道第一支女子戏班是谁开办的吗?

非遗研学团的第二站前往了被誉为“女子越剧第一村”、同时也是中国女子越剧诞生地的施家岙村,在充满年代感的女子越剧博物馆,老书记俞兆南为非遗研学团讲述了嵊州人王金水开办第一支女子戏班的故事。

李云霄为何发出“未来我们好好唱越剧”的感叹?

距今一百年前,第一支女子戏班曾在良臣公祠的古戏台登台演出。李云霄带着艺校的学生们登上戏台,再次唱起越剧经典选段,百年前的盛景如在眼前,使命感油然而生。

原来,浙江省非遗馆里也有个“仿古戏台”!

作为我国首座大型区域综合性非遗馆,浙江省非遗馆将于今年正式开馆。浙江省非遗馆强化以“人”为核心,注重活态展示,以此增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与大众的互动,让公众感受非遗的温度和情感,让非遗回归大众日常生活。在这里还有“绿眉毛海船”“仿古戏台”“万工轿”等镇馆之宝,让人们感悟“非”一般的美学智慧与万象风华。

郭孟旭穿上戏服“褶衣”后,是什么样子?

以山水为承载、戏剧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小镇——越剧小镇,用艺术、休闲和科技为戏剧爱好者提供山水田园中的戏剧体验,研学团借此机会也在戏服馆和戏迷馆好好过了把越剧瘾,“越剧小白”郭孟旭也试起戏服、唱起《红楼梦》选段,现场笑声不断。

谷小雨与李云霄的同台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由嵊州越剧艺校学生演出的《红楼梦·金玉良缘》和李云霄演出的《梁祝·我家有个小九妹》在越剧小镇的古戏楼上演,浙江卫视虚拟主持人、宋韵文化推广人谷小雨惊喜亮相。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传承文化的形式变得愈发多样化,越剧艺术也乘时代之风,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所谓“非遗传承”并非口号,而是需要代代年轻人发自内心的喜爱与自豪,才能真正让非遗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契合时代洪流创新性传承下去。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浙江卫视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

二维码.jpg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