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百年前,越剧从嵊州出发,沿剡溪,经曹娥,过钱塘,聚黄浦,闯进“十里洋场”的上海,在这座城市蓬勃发展,成为我国的第二大剧种。
百年后的今天,黄浦江与剡溪再次交融,嵊州带着满满诚意,来到这座国际化都市,向世界展示它的城市魅力。
4月22日下午, 2023上海•嵊州人才周主旨大会在上海举行,人才周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据悉,此次人才周系列活动以“才聚嵊州•筑梦未来”为主题,除主旨大会外,还包括专场推介活动和上海联动推广活动,将持续至本月28日。
下午3时,记者来到主旨大会现场,会场外特意设置了嵊州城市形象展区,全方位展示嵊州城市形象,包括嘉宾互动、人文环境、区位优势、产业方向、人才科创、美食产品以及现场艺术表演等,与会学者、企业家驻足围观,相互交流,聚焦嵊州发展战略需求,把脉行业发展瓶颈,破解产业技术难题,点赞成绩、献计未来。
下午4时,主旨大会启幕,嵊州市委书记裘建勇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对各位嘉宾和人才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发出诚挚邀请:处于厚积薄发、蓄势起飞、跨越发展黄金时期的嵊州,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比任何时候更有条件成就人才。我们衷心希望学界栋梁,关注嵊州、选择嵊州,把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在嵊州、把更多创新人才引荐到嵊州,我们热切期盼商界精英,落户嵊州、扎根嵊州,在嵊州这片热土上创新创业、大放异彩,与我们携手并进、合作共赢。
近年来,嵊州以构建“4173”产业集群为引领,聚力驱动传统产业“转型提质”,同时大力实施“乡贤引才”工程,持续深化嵊籍院士回归、人才回归、学子回归等,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目前,嵊州已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众创空间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259家,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2.5万人。
为进一步推动科技赋能和人才兴业,活动中,中国·绍兴“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全球创业大赛—嵊州市新能源装备系列赛、首届中国(嵊州)多肽产业发展峰会、嵊州市美丽乡村线路、嵊州雅璜村乡村振兴项目在会上进行发布。此外,嵊籍院士回归工程、嵊籍人才赋能工程、嵊籍学子归巢工程也相继发布。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津洋认为,此次的人才周活动,搭建了一个集聚人才、产业、技术、信息的高端平台。他说:“一直以来,嵊州都十分重视教育、科技和人才,舍得投入、大胆投入、有效投入,广泛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支持创新、支持创业的浓厚氛围。”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础在县域,活力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如何破局,关键就在于人才,因为人才是创新的源泉,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谁拥有一流的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说:“本次活动集聚了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有优秀学生代表、有高校专家学者、有商界精英人士,都是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代表着社会发展的希望和未来,也决定着一个城市向上向新的高度和广度。”
值得关注的是,在本次人才周活动上,专场推介和上海联动推广活动同步进行,包括“‘双百行动’——百家企业进高校、百名博士嵊州行”“上海城市越剧快闪”“嵊州美食时尚市集”等人才招引推介、文旅推介、特色美食推介、特色物产推介活动。
其中,“嵊州时尚市集”于4月21日在上海长宁区来福士广场开启,为人才周系列活动提前预热。据悉,市集为期三天,涵盖嵊情家味、嵊州小吃、非遗文创、越剧表演,旨在让上海市民足不出“沪”,即可体验最正宗的嵊州风情,增强嵊州对一线城市人才的吸引力。市集整体以青绿主色调为主,与山川元素结合,错落有致,传递千年古城的越韵风貌。
“听说这边有活动,人很多,很热闹,就过来玩一下,没想到有惊喜。”来上海游玩的金烨烨和余玲流连在各个美食摊位前,她俩告诉记者,丰富多样的嵊州小吃不仅吸引了她们的味蕾,满足了她们的胃,也让她们通过美食进一步了解嵊州这座城市,向往去嵊州旅游、就业。
“正巧路过,看到这边有活动就过来看一下,品尝到了很多美食,还听到了越剧。”上海市民沈丹带着女儿刚好路过集市,她告诉记者,以前从没去过嵊州,通过集市活动,了解到嵊州是越剧的起源地,还有许多美食和传统文化,有机会想去嵊州看一看。
高端产业、引才政策、美食、文化……通过人才周活动,越来越多的嵊州元素被世界“看见”。内外蓄力之下,嵊州正形成引才聚才的“强磁场”,以建设人才汇聚“洼地”、产业发展“高地”、创新创业“福地”的状态奋力奔跑,厚植人才科创的沃土,剡溪大地的未来令人期待。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