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扩散!绍兴疾控发布重要提醒
转载
张金兰于 2023/04/22 08:45:45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在嵊州
5281 阅读
0 评论
35 点赞
每年4-10月份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称发热伴)的高发季节,今年我市部分地区已出现发热伴病例。户外游玩、劳作时,需警惕被草地、茶园、灌木丛中潜伏着的蜱虫叮咬!因为小小的蜱虫可以传播多种疾病,而发热伴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携带病原体的蜱虫叮咬人时,病原体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直接接触危重病人的血液、血性分泌物等体液,也可能导致传播。●之后可能会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甚至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蜱虫多见于山区、丘陵地带,野外环境中一旦被蜱虫叮咬,可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或者,用烟头、香头轻烫蜱虫露在体外部分使其头部自行退出。千万不能硬拽硬拍,否则蜱虫的头部会断在皮肤里,可能引起感染。●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户外、旅游上山劳作时,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环境中长时间坐卧。★特别是去野外活动,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最好不要穿凉鞋。★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蜱虫有无附着,针织衣服表面应当尽量光滑,这样不易蜱虫粘附。★生活在山区、丘陵等地区的居民,也应当注意家居环境中游离蜱,和饲养家畜身上附着蜱的清理和杀灭工作。★有蜱虫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的市民,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就诊中,应主动告知医生有户外活动或蜱虫叮咬史。尤其是家中有这种病人的,一定不能直接接触病人或血性分泌物,以防感染。1、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钻入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烫蜱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即使未发现被蜱叮咬,从疫区旅行回来的人员也应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对疫区的蜱传疾病保持警惕。2、发现蜱时,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还是游离在墙面、地面,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至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然后烧死;如不慎皮肤接触蜱,尤其是蜱挤破后的流出物,要进行消毒。3、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来源 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