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百年史歌薪火相传 越剧“新生代”正青春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民生热点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百年史歌薪火相传 越剧“新生代”正青春

转载 张金兰2022/09/26 08:58:05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嵊州发布 作者: 6521 阅读 0 评论 53 点赞

百年史歌薪火相传

越剧“新生代”正青春


前不久,第五届中国越剧艺术节在嵊州越剧小镇闭幕。艺术节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越剧表演团体代表、越剧工作者和戏迷朋友们齐聚一堂,一系列主题活动引人入胜,受到了广大戏迷的青睐。


  节会暂落帷幕,但越剧的薪火相传仍在上演。回顾闭幕活动的舞台,名家前辈携年轻演员一齐登场,越来越多的“新生代”挑起大梁,令人期待“青出于蓝”。走过百年历程,越剧历久弥新,迸发出“越”活越青春的活力。


  越剧之乡嵊州如何做好传世名剧的创新传承,活跃在舞台上的新角,又如何演绎出越剧的传奇魅力?



越韵流芳生生不息

百年越剧薪火相传

在第五届中国越剧艺术节期间,嵊州越剧艺校祝贺演出的新编教学剧目《许·仙》让人眼前一亮。该剧目脱胎于越剧传统剧目《白蛇传》,通过许仙这一角色的转变和醒悟过程来推动故事发展,彰显人性的光辉,歌颂爱与情的伟大以及“报”与“还”的内在精神。满台青春气息,演员活力四射,一颦一蹙皆投入,展示出越剧的精致与唯美,也传递着越剧创新的精神。


  “近年来,年年都有新剧看,还有很多新演员快速成长,让我们戏迷期待满满。”嵊州市民史女士是多年的老戏迷,她说不断推出的越剧新篇、越剧电影让人直呼过瘾,不仅如此,越剧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有潜力的新人演员站到台前,也引起了家中晚辈的兴趣,现在一家老小时常同看一台戏,其乐融融。


  原创越剧现代戏《核桃树之恋》根据嵊州本土故事改编而成,讲述了嵊州籍核弹工人与妻子之间平凡而感人的美好爱情,讴歌在共和国历史上忘一己之名、舍一己之利,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无名之辈”,是对“讲好中国故事”的一次地方实践。自巡演以来,该剧获得了戏迷们的广泛好评。


  除了《核桃树之恋》,近年来,嵊州还创排《马寅初》《袁雪芬》等大戏,通过崭新的故事,聚焦名人名家的“光环”,挖掘“平凡之辈”的故事,越剧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实际上,在探索创新的道路上,越剧从未停下脚步。借鉴昆曲、话剧、电影等诸多元素;废除“幕表制”,使用完整的剧本;废除衣箱制,参照古代绘画,根据人物身份设计服装;打破传统的舞台形式,将立体布景、油彩化装、灯光、音响等引入越剧舞台……


  80年前,以袁雪芬为首的一批越剧演员在进步文艺工作者的帮助下,对当时的越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来到2022年,恰逢袁雪芬诞辰100周年,改革二字更具特别的意义,艺术水准高、百姓喜闻乐见的新剧目不断诞生,新生代“潜力股”蓄势待发,都为越剧艺术注入时代潮流的音符。这也正是告慰先辈们的最好方式。



越剧传习氛围火热

才俊辈出活态传承

在闭幕式的舞台上,当来自嵊州市城南小学的小演员扮作老旦,煞有介事徐徐登场时,马上逗乐了现场的戏迷们。而当台上的“老太”亮嗓开唱,大家又为其落落大方的演出和扎实的基本功送上热烈掌声。


  如今,老一辈的越剧演员们荣登“名人堂”,多派唱腔各成经典,恰到好处的演绎舞台留影,成了年轻一代心中的榜样和追赶的目标。为让越剧后继有才,嵊州一直坚持活态传承,通过精品创作、人才引育、产业发展,培养越剧小梅花54名,并在全球建立“爱越小站”188个,进一步扩展“朋友圈”,越剧的老少“粉丝”也越来越多。


  青年才俊辈出,离不开专业化、系统化的培养。半个多世纪以来,嵊州的越剧艺校为中国越剧界输送了数不清的人才,这里青瓦白墙,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点缀其间,一派灵秀的气息,被誉为“中国最美的艺术学校”。


  走进“越剧艺术家的摇篮”,只听得越音袅袅,“唱念做打”的舞台精髓在这里传承、发扬,一大批年轻的越剧传承人在此学习、生活,像极了越剧本身——精益求精一身韧劲,满满的活力与朝气。


  若问行人哪里去,越音浅唱处。在嵊州越剧文化的招牌地标之一——越剧小镇里,能够找到专门为戏迷交流而设的戏迷馆,天南海北的戏迷可以在专业戏剧老师带领下,学习“唱念做打,手眼身步法”,感受戏曲的无穷魅力。此外,小镇里还有专为青少年设计的儿童剧场,通过演绎和活动空间,开启青少年对戏剧艺术的兴趣与热爱,实现戏剧启蒙教育。


  当下,越剧早已融入百姓的生活,在婉转的旋律中,沉浸历史时空,共赏才俊佳话,只觉回味无穷,文化自信油然而生。伴随着浓厚的传习氛围,越来越多好苗子正茁壮成长,经历刻苦的锻炼,他们也能够接过“接力棒”,成为让越剧青春常驻的“门面担当”。



新剧拓展“朋友圈” 

开拓创新活力满满

在第五届中国越剧艺术节期间,嵊州越剧艺校祝贺演出的新编教学剧目《许·仙》让人眼前一亮。该剧目脱胎于越剧传统剧目《白蛇传》,通过许仙这一角色的转变和醒悟过程来推动故事发展,彰显人性的光辉,歌颂爱与情的伟大以及“报”与“还”的内在精神。满台青春气息,演员活力四射,一颦一蹙皆投入,展示出越剧的精致与唯美,也传递着越剧创新的精神。


  “近年来,年年都有新剧看,还有很多新演员快速成长,让我们戏迷期待满满。”嵊州市民史女士是多年的老戏迷,她说不断推出的越剧新篇、越剧电影让人直呼过瘾,不仅如此,越剧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有潜力的新人演员站到台前,也引起了家中晚辈的兴趣,现在一家老小时常同看一台戏,其乐融融。


  原创越剧现代戏《核桃树之恋》根据嵊州本土故事改编而成,讲述了嵊州籍核弹工人与妻子之间平凡而感人的美好爱情,讴歌在共和国历史上忘一己之名、舍一己之利,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无名之辈”,是对“讲好中国故事”的一次地方实践。自巡演以来,该剧获得了戏迷们的广泛好评。


  除了《核桃树之恋》,近年来,嵊州还创排《马寅初》《袁雪芬》等大戏,通过崭新的故事,聚焦名人名家的“光环”,挖掘“平凡之辈”的故事,越剧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实际上,在探索创新的道路上,越剧从未停下脚步。借鉴昆曲、话剧、电影等诸多元素;废除“幕表制”,使用完整的剧本;废除衣箱制,参照古代绘画,根据人物身份设计服装;打破传统的舞台形式,将立体布景、油彩化装、灯光、音响等引入越剧舞台……


  80年前,以袁雪芬为首的一批越剧演员在进步文艺工作者的帮助下,对当时的越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来到2022年,恰逢袁雪芬诞辰100周年,改革二字更具特别的意义,艺术水准高、百姓喜闻乐见的新剧目不断诞生,新生代“潜力股”蓄势待发,都为越剧艺术注入时代潮流的音符。这也正是告慰先辈们的最好方式。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嵊州生活网友情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标注作者及出处有误、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在嵊州二维码.jpg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